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04-09
□记者 武霈
花开四月春风醉,谁人不知牡丹城。
4月8日的菏泽会盟台,智者荟萃,群贤毕至,以“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为主题的2024世界牡丹大会 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这里举行。盛装点缀的菏泽,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热忱迎接四海宾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知名人士,相聚会盟台,畅叙牡丹情。
霓裳华服,国风古韵,开场舞汉服秀《春日霓裳》呈现了一场牡丹与汉服交织融合的“视觉盛宴”,让到会宾朋触摸到菏泽的文化脉搏。
牡丹花大色艳、芳香浓郁,被称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深受世人喜爱。流传至今的牡丹诗词有3000余首,歌赋文章、文学故事数不胜数。作为菏泽市的最大特色、最靓名片,菏泽牡丹有1500余年历史,现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菏泽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菏泽牡丹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去年产值达到108亿元,从业人员已突破10万人,“牡丹名片”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影响力不断增强。
菏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原则,紧紧围绕打造“特色支柱产业”目标,按照“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发展思路,推动牡丹种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贸、牡丹文旅深度融合,“中国牡丹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菏泽的文化旅游发展势头也明显加快,为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为做好牡丹文章,今年的菏泽牡丹节会按照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人文化、国际化“五化并举”办会思路,统筹谋划、改革创新,不仅凝聚世界牡丹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致力于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持续深化文化赋能,注重品牌打造,邀请国际传播、文化文创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交流,共同推动牡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谁是花王,邂逅方知国色香。”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牡丹芍药专家洪德元开启了这场“高端对话”。洪德元院士对中国的野生牡丹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和分类研究,此次围绕“牡丹研究”进行演讲,与行业专家进行分析探讨、思想碰撞,进而为牡丹品种培育给出自己的见解。
“牡丹花一开,就想回家了。”圆桌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畅抒自己的牡丹情节。作为从曹县走出去的文人作家,他认为,牡丹不仅蕴含着强烈的思乡情绪,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尤其是对菏泽而言,菏泽见证着牡丹的成长,牡丹也在见证着菏泽的变化。
与魏新一样,认为菏泽牡丹具备经济、文化双重属性的还有北京城市学院特聘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荣宏君。他认为,菏泽牡丹文化之深厚,就如同菏泽牡丹品种之繁多一样,同样是一骑绝尘,自明清起天下牡丹的种植中心就转移到了菏泽。
“我们始终坚持把最美的牡丹带给世界,已成功举办32届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5届世界牡丹大会。这次节会,我们热切期待与您共同观赏、共同传递牡丹之美。”开幕式上,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向世界发出邀请。
诚如其所言,牡丹之美,美在国色天香、美在产业富民、美在开放交流、美在充满活力。菏泽坚持牡丹产业、牡丹文化“两手抓”,在厚植牡丹文化的同时,深挖牡丹资源,围绕牡丹产业打造了全产业链业态,培育出牡丹企业120余家、科研机构20所,研发深加工产品260多种,形成了从种植观赏,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加工,再到工笔画、鲁锦、刺绣等文创艺术的全产业链条,让这朵“富贵之花”升级为“产业之花”。
地因花而名,花因地而荣。时下,娇艳怒放的菏泽牡丹正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以牡丹闻名的菏泽也正值青春绽放的花样年华。菏泽将通过“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加快产业推介,推动共商合作,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