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菏泽市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3-12-17

今天下午,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以改革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举措和成效,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王军介绍菏泽民生事业总体情况。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敬请关注。


43812662_副本.jpg

新闻发布会开始


DSC04232_副本.jpg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共菏泽市委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菏泽市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在菏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王军同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彬同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同志;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迁同志;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大彦同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建东同志;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清海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菏泽市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媒体驻菏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请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王军同志介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的有关情况。

DSC03957_副本.jpg

王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菏泽改革的关心和支持!也非常高兴与大家交流全面深化改革十年来,菏泽以改革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十年磨一剑,民生总关情。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指示我们“要坚决推进改革”,嘱托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民生连着民心。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充分体现了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深刻彰显了“我将无我”的初心使命。

十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抓改革就是抓发展”,探索建立“改革 民生”工作机制,聚焦民生短板,回应群众关切,各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体育、养老、就业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更有厚度。过去十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7年保持全省第1。2022年,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90元、增长5.6%,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34元和18040元,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菏泽民生事业总体情况,几位局长将针对民生领域改革工作情况接受大家的提问。

十年来,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多,全市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养老、道路等民生项目用地达到13万余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发展成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菏泽相继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日益成为“水陆空”全方位立体交通新枢纽。举全市之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减贫170万人,85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圆满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累计投资150多亿元,克服引黄抽沙、资金筹措等“十大难题”,高标准完成了菏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28个村台、6个外迁社区全部建成投用,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黄患之苦、实现千年安居梦。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义务教育实现“一网通办”,入学报名“零证明”“零跑腿”。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相继建成投用,为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阵地。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系统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医疗机构增至5836家,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39岁。全国首创“手机视频办医保”模式,有效满足150万外出务工人员参保服务需求,该做法被中宣部列入“人民生活幸福是最大的人权”主题案例。大力开展返乡创业“归雁兴菏”行动,在全国首创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283家,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为菏泽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搭建了桥梁纽带,累计有46.6万人返乡创业就业,领办创办18.9万家实体,带动就业52万余人,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十年来,社会治理走深走实,群众幸福感更有保障。持续强化“雪亮工程”建设应用,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标准,逐步构建起立体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顺利通过全国专家组现场验收,有效提高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创新探索城镇基层为民服务工作模式,健全党政服务、红色物业服务、公共设施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5项工作机制,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动态摸排、党建保障等服务模式,有效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加快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跨越,祖源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非遗文化交相融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创新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人文化、国际化“五化并举”思路,高标准举办世界牡丹大会,面向全球开展中国牡丹之都卓越贡献奖和“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3000余家主流媒体齐聚菏泽,全网点击量突破17亿次,“中国牡丹之都”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十年来,法治建设阔步前行,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菏泽战役”,纵深推进“六清”行动,依法从快从严查处涉黑案件,为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累计登记立案90余万件,当场立案率达到98.76%,长期存在的“立案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大力推行在线诉讼,新建互联网法庭110个,案件审理天数大幅缩减至42天,“云上法庭”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庭审直播8.3万件,裁判文书上网56万份,群众对公平正义更可感、更可触、更可见。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建设,持续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建电商、中小微企业等新业态法律服务团,在全市重点企业设立36处“政法护航工作站”,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3.2亿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84项登记类业务实现“随时随地网上办”,创新采取“并行办理”方式,全市23.77万户城镇居民和109家民营企业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双清零”。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把“点单”的权力交给企业,让政府部门甘当“店小二”,累计受理有效“吹哨”事项10.2万件,按期办结率达99.99%,企业满意率达99.95%,该做法被评为“山东省改革品牌”。

回望十年发展历程,改革创新始终是菏泽最鲜明的底色。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始终保持改革韧劲,精准谋划推动各领域改革,更加注重战略统筹和系统集成,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奋力开创菏泽改革事业新局面。

今天是“菏泽十年·改革巡礼”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市委改革办后续还将以各种形式,分领域、分专题充分展现菏泽十年改革发展重大成就。

期待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闪电新闻记者

基础教育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是必要环节。请问,我市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彬同志回答。

DSC04031_副本.jpg

杨彬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所有关心关注支持教育的媒体界朋友。“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基础教育培育少年,基础教育引领未来!菏泽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

一是改革教育投资思路。将投入在教育方面的资金重点向群众关注的方面倾斜,切实解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累计投资105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项目1981处,圆满完成“全面改薄”规划建设任务,极大提高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投资173亿元,先后实施两期化解中小学大班额工程,新增教学班1.02万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普遍“挤”的现状。

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培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实施推进了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等多学段教育工作。开展了“怎样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大调研,编写了“幼小科学衔接家长指导手册”读本,有效扭转了过去“幼儿园学一年级的课,一年级老师不教一年级的课,幼儿因学习压力大而厌学”的不良做法和现象。各学段普遍开设了“爱我家乡、报效祖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教育课程,并开足开齐了体育、美育、劳动课程。在五育并举举措下,我市涌现出了单县一中排球(梯队)勇夺初中组、高中组全国冠军,东明县职业中专体育学子考取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硕果,多次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在历届教育工作者打的良好基础上,今年教育取得了好成绩,学生全面发展,名校和重本的录取率再创历史新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三是抓好教师队伍。主要从师德和师技两方面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师德方面,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尤其是“红心向党”活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让教师“愿教”。在全市教育系统内推广十五句教师自勉的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和田玉;因材施教;孩子是老师自我生命的延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不严师之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蒺藜得蒺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童心教育儿童,用爱心支撑教育;鼓励、鼓励、再鼓励;三人行、必有我师;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材。师技方面,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策略,通过实行“国培”“省培”高端培训、市县级专题培训、校本全员培训三级联动等各级各类培训,满足了教师专业技能成长需求。重点开展了“老师心回学校”,“校长走上讲台”,“级部主任担课”,“有职称有良心”等一系列活动。

四是改革教学理念,转变家长观念。德育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推行“360行,行行出状元”教育理念,即便成不了名校大学学生,也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智育方面,鼓励和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向“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说不;体育方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宣传推广“武术 ”教体融合等课程,树立体育也能出彩思想;美育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劳育方面: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充分利用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孝亲文化来培训学生的热爱劳动、会劳动,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坚持教育初心,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中国山东网记者

请问,行政审批服务部门作为“放管服”改革的“排头兵”,在“改革 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建东同志回答。

DSC04063_副本.jpg

刘建东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于2018年12月成立运行,应改革而生、伴改革而行。近五年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了具有菏泽特色的“菏心意”服务品牌。今年9月份,在第六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上,我市“菏心意”服务品牌受邀参会并作典型发言,荣获“全国政务服务影响力品牌”称号。

一是简政放权取得实效。对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深化流程再造,精简办理手续,办理时限压减率达87%。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个行业一张综合许可证”,办事时间压减四分之三,累计发证7.2万张,数量位列全省第1。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便利化登记,推进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十年之前,开办一家公司平均耗时3个月,现在开办公司,实现全流程、零成本、1天内办结,还赠送包含公章和税控盘在内的“大礼包”。推进政务服务“县乡通办”改革,在全省率先把高频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街道),打造了“15分钟政务服务办事圈”。完成省政府办公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省市场监管局“代位注销模式”改革试点,创出了菏泽经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

二是工作机制协调完善。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权责清单化、服务规范化、工作制度化。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182项业务逐一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等15个要素,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实施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全流程规范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三亮”全方位公示、服务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全链条审核。自主研发“审批数据实时汇聚共享应用管理平台”,获国家版权局登记认证,实现了审批数据的高效传递。主动对接23个市直部门,签订《审管衔接备忘录》,即时推送审批信息17万条,确保了审批监管工作精准衔接、协同联动。

三是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在办事便利度方面,将分散的许可事项集中“一门”实施,推动服务事项上网运行,群众办事不再“多跑路”。深化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延伸服务触手,下沉服务端口,用就近办、自助办、智慧办、邮寄办、掌上办等举措,丰富“菏心意”品牌内涵。依法优化业务流程,平均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结时限提速67%。今年累计办理行政许可业务1.8万件,政务服务业务34万件。在服务重点项目方面,推出服务全市重点项目十五条措施,建立杰出企业家“专属服务员”机制,推动菏泽医药港、鲁南高铁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服务提速增效。为加快长江路快速通道施工许可的办理速度,我们召集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在法规中找依据、找办法,并联办理。原定7个工作日办结的业务,在半天就完成了审批,实现了当天受理、当天发证。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近5年来,为1130家省外企业办理跨省迁入手续,为全省最多,提升了我市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目前全市市场主体保有量99.8万户,在全省居第7位。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9万户,在全省居第4位,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位次;同比增长81.2%,增幅在全省居第1位。

我就介绍这些内容,谢谢。




主持人

请继续提问。

鲁网记者

请问,近年来我市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方面有哪些做法?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勇同志回答。

DSC04113_副本.jpg

刘勇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以落实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为契机,以打造“1261”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菏泽样板为目标,深入谋划思考,主动加压奋进,全市民政事业呈现欣欣向荣、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方面,我们坚持从为党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格外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兜底性、基础性作用,有力服务了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夯基石”。即厚植基础、扩围增效,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围绕提高社会兜底保障力度,更加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里,市民政局党组多次研究部署社会救助工作,深入开展救助政策落实专项排查行动,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集中督导调研、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低保人数始终保持正增长态势,上半年,曹县、巨野县、郓城县扩围增效列全省前十,曹县列全省首位,并在全省作典型发言。截至9月底,全市城乡低保人数193971人,较2022年12月底增加3117人,菏泽扩围增效在全省位居前列。

二是“提标准”。即指标挂钩、动态调整,救助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加大统筹和提标力度,确保群众“救命钱”只增不减。2023年低保提高到城市871元/月/人、农村691元/月/人,较2013年分别提高了190%、314%,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缩小到1.26:1。围绕社会救助资金及时按月发放,全面落实分管领导包保制度,每月定时调度,及时下发函件提醒、预警,今年以来,所有县区均在当月按时完成资金申请及出库工作。前三季度,我市共支出城乡低保资金7.2亿元,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9.4万人;支出特困供养资金4.3亿元,救助特困供养人员4.67万人;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674万元,救助2.13万人次,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彰显。

三是“优服务”。即物质 服务、优先帮扶,服务类救助亮点纷呈。去年以来,针对低收入人口获取政策渠道窄、主动寻求救助、帮扶意识不足,办理窗口业务较其他群众不便等现实难题。市民政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全国首创低收入人口优先服务机制,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开通“花城绿波带”绿色通道,为困难群众提供优先办理、全程协办、需求转介等贴心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点赞和群众支持,有关做法被省委办公厅《信息专报》采用,被《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新华网、《中国民政》等多家国字号媒体报道,入选全省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案例,上报民政部申报全国典型。

党的二十大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社会救助创新实践,牢牢守住民生保障“基本盘”,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请问,十年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菏泽采取了哪些改革举措,是否取得相应成效?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返乡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迁同志回答。

DSC04168_副本.jpg

李迁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十年来,全市人社系统立足“改善民生”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创新,发挥资源优势,创建人才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引育的“菏泽路径”。今年5月,“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活动”在菏泽站盛大启动;“山东省沿黄九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九市会盟、首站选在菏泽;6月,在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菏泽摘得1金2银;7月,“四个坚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工作经验呈报省委改革办;9月,探索“1 1 N”乡村人才振兴机制,在学习时报刊发报道,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擦亮“归雁兴菏”引才品牌

在外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也是菏泽“后来居上”的潜在动力源。我市开拓性挖掘“菏泽之外的菏泽”资源力量,创新实施“归雁兴菏”引才行动,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35个市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设立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市返乡创业促进会,推动市县两级设立283家返乡创业服务站,编织了覆盖全国的返乡创业服务网。十年来,我市出台了“返乡创业政策20条”“菏泽人才新政30条”,打造了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返乡创业承办银行”,推出“在外创业乡情贷”,连续九年开展“市长创业奖”“归雁之星”评选活动,持续在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方面发力,吸引了一批有志乡贤返乡创业。目前,全市已实现返乡创业就业46.6万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8.9万家,带动就业52万人,“归雁兴菏”被评为山东省改革品牌,连续2年被中国就业促进会评为“地方就业创新事件”,市返乡创业中心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二、强化本土技能人才培育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市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改革完善技能人才培育管理制度,出台《菏泽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系列政策,稳步推进技能人才发展新思路。十年来,我市探索推行“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着手打造“鲁菜师傅”“山东手造”“齐鲁建筑工匠”等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品牌,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9万人次。加快推进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开展“金蓝领”培训,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开展了技师、高级技师评审。全市技工院校学制班招生达到8.9万人,新增齐鲁首席技师60人、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5人、山东省技术能手5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新增12人,菏泽市首席技师新增79人,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62万人增长到8.39万人,技能人才资源储备更厚实。

三、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各行各业骨干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十年来,我市在搭建平台、打通渠道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留住、用好各行各业“行家里手”。持续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实施了“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人才培育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累计为110名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674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牡丹惠才卡”,建设了55家省、市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市新增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市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4人。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畅通特殊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健全基层职称评价体系,全市2.67万人通过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政策取得职称,466人取得职业农民职称。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深入走好“1 1 N”人才工作路径,即:1个“归雁兴菏”行动广泛引才、1批劳务品牌精准育才、N项服务措施用心留才,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再启新篇,在人才发展上集聚菏泽新动能。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医改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请问,我市在深化医改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大彦同志回答。

DSC04173_副本.jpg

吴大彦

谢谢。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医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聚焦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全市每千人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快速增长,至2022年底分别为6.85张、2.89人、2.97人;全市医疗机构增至5836家;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39岁,群众满意度已升至全省第6位。工作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攻坚。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协同联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等领域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大力推动优质资源扩容,规划投资80多亿元加强市属医疗机构建设,省公卫临床中心菏泽分中心、市立医院西安路院区一期、市三院新院区等项目将于今年陆续投入使用,市立医院东院区一期已全面封顶,正在内外部装修。市立医院与省立医院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并启动实施。搭建外请国家、省知名专家信息平台,有效减轻广大群众到市外就医压力和经济负担。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我市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鼓励各县区组建于责任、利益、服务、管理、发展等为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真正实现了医疗机构得发展、医保基金得节约、患者花费得降低、群众满意度得提高的多方共赢格局,取得了成武经验。对于成武经验,陈平副省长批示:“成武的做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值得肯定。建议省卫健委对医共体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加大推进力度,提升全省基层医改整体水平”,并在2023年度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同时,扎实推动市委、市政府“12条意见”落实,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在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工资待遇、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全面提档升级。全市175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5家、中心村卫生室150家;建成社区医院27家,实现县区全覆盖。2685家村卫生室配备智慧化随访设备和康复理疗设备,配备率为95.28%;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160家,实现全市乡镇卫生院名医基层工作站全覆盖。

三是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积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从人员配备、设施建设、医疗装备、信息化水平、救治能力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补齐重大疾病联防联控短板弱项,推动重大疾病防治取得良好成效。不断优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全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全市共发展规范化医养结合机构66家、床位1.8万余张。强化母婴安全管理,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92.29%、94.59%和93.83%。

下步,我们将以落实党的卫生健康政策为核心,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均衡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突破菏泽、后来居上贡献“卫健力量”。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请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菏泽日报记者

请问市医保局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让医保服务更加便民、惠民的?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清海同志回答。

DSC04207_副本.jpg

王清海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市医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守为民情怀,紧扣工作重心,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添活力,坚持以医保数字化变革为引领,把共享视频技术应用到医保服务之中,创新搭建基层医保便民服务可视化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视频办医保”。

一是搭建智慧平台,多级连线“互动办”。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医保基层服务,建成的“手机视频办医保”服务系统,是集成视频连线、一屏联审、在线办理的医保服务新模式,打破了市、县、乡三级医保部门原有沟通协作模式,创新建立了“可视化医保便民服务站、市县区医保工作站、后台审批人员、参保群众”四方视频连线机制,实现了“面对面”咨询、个性化指导、“管家式”帮办,为群众提供了随处可办、简单易办、高效便捷的线上医保服务。

二是推动放权赋能,权限下沉“就近办”。按照“应减尽减,应放尽放”原则,梳理出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门诊慢特病和门诊“两病”办理等20项县级以上职能,下放至覆盖全市167个乡镇(街道)的225家可视化医保便民服务站,办事群众可拍照上传各类申报材料,医保部门后方科室当场审核,申报材料压减29.8%,审批时限缩短78.2%,可满足群众95%以上的线上医保办理需求。

三是推广线上签章,快速审核“即时办”。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印章,将最终审核权限下放至基层,系统内可展示带有电子签章的各项凭证,对于符合办理条件的业务,以电子签章形式予以审核同意,实现了办事群众与经办人员“云端”业务咨询、受理、审核、办理,实现了即来即办、快速审核、当场办结。

“手机视频办医保”是一种面对面的沟通,比起冷冰冰的文字提示,更能让参保人员感受到医保服务的温心、暖心、贴心。目前,已有120万参保群众通过手机视频“足不出户”办理了医保业务,日办件量达到5000余次,参保群众医保服务投诉率下降92.7%。该做法被中央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被国家医保局《医保工作动态》、省委《今日信息》、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等作为典型推广。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把“互联网 ”“智慧 ”作为提升医保服务质效的主抓手,全力推进医保管理服务数字化、便民化改革,以“数字医保”“智慧民生”“共享服务”照亮千万菏泽百姓的幸福生活,用广大参保群众的满意度擦亮“暖心医保”服务品牌!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近年来,我市高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把增进群众福祉、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个个改革成果,顺应民意、贴近民生,强了信心、聚了人心、暖了民心。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特别是短视频等大众喜爱的传播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做好宣传报道,更好地展示菏泽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和工作成效。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图片摄影:张浩

责任编辑:
荷泽小编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