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01-13
2023年对菏泽市财政工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菏泽市财政局始终保持赶考的心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3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51亿元,增长5.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4.67亿元,增长6.2%。
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每一项数据背后都是财政部门落实政策、积极作为的有力证明,同时也见证了菏泽人民不断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挖潜增收 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菏泽市紧紧围绕“后来居上”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四个突破”,全市呈现经济回升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新的发展阶段也对财政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对此,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抓紧抓实财源培植培育,聚焦收入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在全力挖潜增收上“出实招、求实效”,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的经济潜能。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市财政局持续加强减税降费政策宣传,确保市场主体对税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全市预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9.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2.9万户次。加大创业担保扶持力度,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1亿元、财政贴息4746万元,扶持市场主体1万余家。推动成立市菏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累计获得银行担保授信额度13.6亿元。健全“1 A N”农担工作机制,全市新增农业信贷担保42.7亿元,在保53亿元,累保194.2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二位。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全国消费市场回升态势显著。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提振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市财政局在多领域齐发力。支持开展全市乘用车促消费活动,2023年市级财政拨付乘用车促消费专项资金300万元,统筹省级补助资金累计发放乘用车消费券500万元,拉动汽车销售额2.14亿元。着力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潜力,安排文旅惠民消费季引导资金224万元,支持举办文旅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安排390万元鼓励县区开展景区门票减免和品质提升行动,带动景区及周边消费;城市电影市场强劲复苏,全市全年实现电影票房1.29亿元,同比增长107.62%,增速全省第一。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筹集资金339.5万元,升级改造智慧物流、产品追溯平台2个,新建乡镇商贸中心3家。支持打造菏泽市老城曹州智慧商圈,并成功入选省级智慧商圈试点,获得省级奖补资金300万元。
节流增效 构建“过紧日子”长效机制
成由勤俭败由奢。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这项工作要求既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也能率先垂范,激发全国各级财政部门更加注重把财力用在刀刃上。
市财政局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菏泽市市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机制,综合运用人、财、物指标,对市级部门单位年度使用财政资金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市级机关过紧日子、厉行节约长效机制。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规模、数量和定额开支标准,年度内一律不得将部门预算其他资金调剂用于“三公”经费开支,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市级“三公经费”连续多年下降的基础上,2023年,市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821.22 万元,比上年减少49.78万元。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在编制2024年预算时,将市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20%,年中不予追加。从严控制因公出国活动安排、编外人员支出、新增资产配置,推动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
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围绕“项目入库分析成本、预算编制细化成本、预算审核核定成本、预算执行控制成本、预算完成评价成本”五个环节,扎实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着力打造成本预算绩效闭环管理体系。建好成本定额体系“标准库”,梳理以成本数据为基础的定额标准体系,将定额标准作为部门单位编制预算的参考依据,促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成果共享公用。
创新财政投资评审方式。市财政局面向全国通过公开招标入围中介机构41家,对报审项目按照规定办法进行分配,杜绝项目指定中介机构评审。创新搭建“造价信息管理平台”,将近两年评审项目材料、设备价格等数据整理后录入系统,实现新评审项目材料价格的自动核验。建立报审虚高惩戒制度,把好评审质量关,2023年共评审市级政府投资项目101个,审减金额6.4亿元,综合节约率16.2%。
保障民生 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民生之计,在于安民、富民、乐民。财政工作事关民生利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乡村振兴、义务教育和重点群体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2023年,市财政局认真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为稳住我市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59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6%。
身体健康是人民幸福最基础的保障,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关键所在。市财政局不断加大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105.1亿元,增长16%,支持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菏泽分中心、市立医院东院区、万福医院等项目建设,成功争取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户菏泽。
菏泽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近年来,全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坚持向预算绩效管理要动力、向涉农资金管理要活力,探索“资金分配到哪里、绩效管理到哪里”工作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全市农林水支出88.7亿元,增长8.6%,支持全市水利工程65项,建设高标准农田50.4万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2.9亿元。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我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纵深推进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等一系列体制改革,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全市教育支出147.5亿元,增长0.7%,支持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3万个,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稳就业,促民生,关键要抓住重点群体这个“牛鼻子”。市财政局支持做好重点群体保障,切实满足困难群众、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实际需求。2023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0.4亿元、增长9.3%,将城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871元、691元,保障标准在2022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6%。
聚焦安全 全力守牢债务风险底线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也应看到,国内经济大循环存在堵点,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强监管,统筹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的关系。
市财政局始终将债务风险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有解思维”统筹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守牢“三保”底线。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和市级帮扶责任,严格测算“三保”支出需求,确保“三保”预算足额编列,同时优先“三保”支出顺序,全力保障“三保”支出需要。2023年,全市“三保”支出496.2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205.1亿元、“保工资”279.4亿元、“保运转”11.7亿元。全市财政运行整体稳定,未发生“三保”风险。
守牢债务底线。研究制定《菏泽市债务风险化解实施方案》,制定风险化解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因债施策”机制,指导县区根据债务的种类、主体、期限等,分类采取不同手段和办法,缓释临时性偿还压力。抢抓上级化债政策机遇,争取相关债券资金24.2亿元,并成功争取将我市4县区纳入建制县债务风险化解试点范围。
守牢财经秩序底线。深入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资金使用、结余结转、会计信息质量等开展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财政资金、财务会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通过检查发现存在违规问题单位7户,涉及违规资金3712.16万元,目前已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2024年,市财政局将继续积极落实财政政策,合理统筹财政资源,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发展,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确保财政安全平稳运行,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展新姿、焕新颜,努力谱写菏泽“后来居上”新篇章。
记者 孙硕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