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谈古论今话黄河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01

文化璀璨。黄河身处中华文明滥觞之地,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大都从黄河流域发祥起步,先民在这里既创造了物质财富,也滋养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中国早期人文始祖的神话传说,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养牺牲以供庖厨、神农氏勇尝百草、仓颉造字的故事等都发生在黄河流域,被公认为华夏民族共同祖先的黄帝和炎帝部落也生活和居住在黄河流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史学、文学、哲学经典《易经》《论语》《道德经》《庄子》《左传》《史记》《吕氏春秋》《资治通鉴》等巨制大文的诞生,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为后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启迪。黄河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雄伟壮阔,向来是古诗词歌颂的对象,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直接写到黄河的就有15篇之多,与黄河相关者也超过30篇。唐诗、宋词、元曲、文学名著《水浒传》等,都是黄河文明中令世界瞩目的辉煌之作。此外,在农田水利、天文历法、治河技术、建筑营造、中医中药、传统工艺等领域,黄河流域也都有非凡的文化成就。

人才荟萃。文化因人而生、因人而存。五千年来,黄河岸边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人物,他们创造了璀璨的黄河文明。《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记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主要活动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至圣先师孔丘、著名思想家庄周、儒家宗师孟轲、著名思想家荀况、圣人之师管仲、史学家司马光,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无不受到黄河水的哺育;我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在这里诞生、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在这里酝酿、第一部史书《尚书》在这里完成,第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在这里成章,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在这里完善。古代先人依黄河而居,不仅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众多古代经典著作产生于此,标志着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也产生于此,如张衡创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陕西的秦始皇陵、汉唐陵墓,山西的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洛阳的东汉白马寺、唐代龙门石窟,西安唐代的大雁塔,开封的大相国寺、铁塔,曲阜的孔庙、孔府等等,都充分显示了黄河儿女的杰出科学艺术成就。

四、黄河之害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河水既可灌溉田地、滋养万物,但也有不可阻挡地淹溺生命的一面。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至1938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达159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至江淮,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汉书·沟洫志》称:“河灾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王嘉荫《中国地质史料·河流》记载,在殷商王朝多次迁都中,至少有5次是为了避开黄河水灾。现今眼见的还有巨野大野泽的消失和开封古城的湮没(开封有“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的传说)等。

最早有记载的一次黄河水灾惊动了皇帝,这就是西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的黄河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灾梁、楚,破曹、卫,城郭坏沮,蓄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令孤寡无所依,老弱无所归”(桓宽《盐铁论·申韩》)。瓠子口成灾20余年之后,汉武帝刘彻亲率数万士兵筑堤堵口,文武百官和数万民工奋勇争先,最终使瓠子决口堵复。“领导带了头,群众有劲头”,皇帝亲临救灾,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还值得一提的是,太史公司马迁也参加了瓠子堵口的劳动,所以他才在《史记·河渠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这说明,要做好一件事情,亲赴亲临是很重要的一环。

最后的一次黄河改道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的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据《再续行水金鉴》记载:“黄水由曹濮归大清河入海,历经五府二十余县”“初则濮、范、巨、郓受其灾,继则济、武二郡膺其害” “泛滥所至,一片汪洋。远近村落,半露树梢屋脊,即渐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滩,人马不能驻足”,百姓“居无一椽之覆,食无一宿之储”“毙于饥犹毙于水”。东明县城被洪水围困长达2年,山东大半个省区几成泽国。

最近的一次黄河水患是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至1947年9年间,导致44个县市被淹,受灾人口390万,死亡达89万,54000平方公里黄泛区饥荒连年。灾区的悲惨状况被人形容为“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这是黄河史上第二次惨绝人寰的以军事为目的的人为灾难。

“黄河宁,天下平”。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历史上的黄河水患牢记在心,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下决心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使黄河成为造福两岸人民的幸福河。

五、黄河之魂

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饮黄河水,同铸黄河魂。黄河魂是黄河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它蕴含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哲学、科技、教育、语言、史学、宗教、民间信仰、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习俗之中,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黄河岸边生息、繁衍、奋斗、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共同筑就的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抗战时期的红色经典《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道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也是对“黄河魂”的最早诠释。

承载黄河文化、黄河之魂的是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重要遗址遗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出生在黄河流域的重要历史人物、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2023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黄河流域九省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为系统展示黄河文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黄河流域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900余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达7000余项,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卫视推出了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魂》,节目通过讲述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黄河故事、黄河人物,全面展示了黄河流域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文明史,是对黄河魂的系统宣扬。

在中华儿女的认知中,黄河奔腾不息,横贯万里,穿越九省,不舍昼夜,勇往直前,历尽沧桑而不退缩,有着百折不挠的气势!黄河浇灌沃野万里,接纳无数支流,拥抱崇山峻岭,养育亿万苍生,有着包容开放的伟大精神!黄河气吞山河的气势、滔滔不绝的韧性、自强不息的品格,凝聚了华夏“奉献、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文化特质。华夏子民,爱黄河,护黄河,已经刻骨铭心。

人们坚定地相信:在“黄河文化”的浸润中,在“黄河精神”的熏陶下,有“黄河魂”的强力加持,中国人民一定将会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黄河之治

“上善治水”(《道德经·第八章》)。千百年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都在同黄河水害作斗争,历朝历代都把黄河治理作为兴国安邦利民的大事去办。我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推举治水功臣大禹为王,就是治黄的优秀范例,开顶层设计之端。

黄河治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毛泽东主席谆谆告诫:“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周恩来总理曾说:“治理黄河,比上天还要难。”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说:“比起治理黄河,那发射卫星是件简单工作了。”黄河决溢改道给两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所以黄河儿女趋利避害的探索一直没有过止步。

早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周朝至北宋的两千余年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沿着黄河多次转移,史有“自契至于成汤八迁”之说。当黄河中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先民们就转移到中下游;当黄河中下游泛滥频繁时,大家就转移至中游。如此循环往复,说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黄河文明中心不断转移的重要原因,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治河的一个关键点。

1946年2月,“冀鲁豫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在菏泽成立,不久易名为“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这即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前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治黄机构。随即,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鄄城江苏坝保卫战、昆山(1949年8月改称梁山)抢险、东明高村抢险的重大胜利,完成了黄河归故后堤防不决口的艰巨任务。现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机构已经遍布黄河流域所有省区。说明今天要取得治黄新成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考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利用规划》的决议,以后陆续在黄河干流上修建造了多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如三门峡、三盛公、青铜峡、刘家峡、盐锅峡、龙羊峡、李家峡及小浪底等等,害河变利河已成为现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号召“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随后,沿黄各省区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相继制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颁布,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应当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沿黄各省区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遵循自然规律,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一定会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在治理黄河的历史上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