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更自豪

作者: 中国荷泽网 来源: 中国荷泽网 发表时间:2023-12-17

11月30 日,在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村民李玉亭的小院中,李玉亭老人给记者讲“包产到户”的故事,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78年,小井行政村启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改革,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行分田到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当年,李玉亭任村民兵连连长,刘喜堂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一亩地产几十斤粮食,群众靠救济粮生活。”李玉亭说,“在老粮所大厅后面的空地上,村党支部成员围坐在一起,悄悄地商量包产到户的事情。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

老故事恍若昨日,新故事就在眼前,李玉亭颇为感慨地说:“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更自豪!”

在村北的大棚里,村民程景兰穿着单衣,对西瓜进行田间管理。大棚内温度要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温度低西瓜花开不了,热了花容易落。今年的中国·东明第十八届西瓜节就在小井村数字农业产业园举办。

这里的大棚是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统一规划、建设,长度、宽度、高度、墙体厚度完全一样,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上百座大棚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银光,这是集设施农业、数字农业 、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小井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它给小井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今天基地内的用工量有160人,用工量多时可达240人,主要进行礼品西瓜和蔬菜的田间管理。”东开百鲜农业科技(菏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乾龙说,“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占地1200多亩,其中高标准大田600亩,设施大棚300亩,主要种植高品质西瓜、甜瓜和秋月梨等。18人组成的技术团队负责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果蔬口味、营养的需求提高和市场行情变化,我们不再单纯追求高产,而是瞄准高端市场,走精品果蔬路线。”早春上市的西瓜卖到了每公斤40元。冰糖翠玉和彩虹211两个品种的西瓜从中秋节到元旦不间断供应,春节主要销售草莓和水果西红柿。

基地有14亩育苗棚,一年可育苗1000多万株,育出的苗子除自用外对社会订单式销售,今年销售出苗子800多万株。“以前没种植技术,年收入有限,现在跟毛总他们学着种高品质大棚西瓜,年收入达到30万元。”景庄村村民景红宾说,今年他购买了近3万株西瓜苗。小井村“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影响着小井镇的更多村庄。

小井村东南,写字楼、厂房一幢连一幢,这里是今年建成的“小井·1978科创园”。科创园是一个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电商物流、科技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可为入驻企业提供1.6万平方米的厂房,以及办公、综合服务、沿街商业等设施。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与别的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不同,小井村的青壮年都争相回村。村民肖连兴在威海市干生物技术企业10多年,去年返乡在“小井·1978科创园”建厂兴业。像肖连兴这样的返乡创业人才,小井镇累计回引32名,带动就业200多人。

“看,这些长势喜人的麦苗是富硒小麦,去年的收购价比市场每斤高0.3元。”43岁的村民刘红力在外打工多年,回村创业后,带头成立了丰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带领社员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目前,合作社社员3000多户,土地经营面积近20000亩。

刘红力带着记者参观合作社,兴致勃勃地介绍:“这是无人机,这是烘干机,这是粮仓……烘干机一天能烘干30吨粮食,烘干后直接放进粮仓储存。我们种植富硒高蛋白小麦,加工富硒面粉和原味富硒挂面,供不应求。最多时,一天就向唐山市发了30吨富硒小麦。”

小井村党支部书记李景卫介绍:“今天的小井村,产业聚集,充满活力。通过引进东开百鲜科技,创建1978科创园,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持续培育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小井村吸收本地赋闲劳动力上岗就业,吸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打造了产供销一条龙、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乡村美丽、群众富裕的奋斗目标。”

记者 张红艳

责任编辑:
中国荷泽网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