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发展富民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3-12-17

近年来,郓城县侯咽集镇八里湾村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

因势利导 成就“蔬菜王国”

近日,八里湾村的蔬菜大棚内满眼翠绿。“现在豆角的价格是3.5元/斤,一亩地就能收入6000元左右!”62岁的村民于加涛正在自家大棚内采摘豆角,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6亩大棚一年可种植三到四季蔬菜,亩纯收入在两万元以上。

八里湾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近年来,我们村因势利导,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经常请专家进行指导,村中的蔬菜销往周边10多个市、县,蔬菜旺季日成交量达到10万斤以上。”八里湾村党支部书记于加征自豪地说。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才能屹立潮头,八里湾村从不缺这样的人。1983年,村民谭月建第一个种下了半亩黄瓜,为了卖个好价钱,他早种了半个多月,没想到遇到了霜冻。“那时还没有大棚,为了防止霜冻,每晚都用自制的泥碗把每一棵幼苗盖上,还用玉米秆为它们挡风。”谭月建说,第一次种植黄瓜就获得了成功,一算账,收入是种麦子的10倍。

看到谭月建发了财,村民们跟着他种起了黄瓜,到了第三年,村里就引进了小拱棚黄瓜种植技术。

“以前,我们种菜费时费力,挣钱有限。”于加征说,如何种菜更省力更挣钱?村民们一直在摸索。从互相压价残酷竞争,到2007年成立郓城县富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抱起团来闯市场,再到2015年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八里湾人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目前,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736户、2040人,拥有蔬菜种植基地5680亩,发展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大小拱棚680座,创建的1980亩“八里湾现代农业示范园”荣获“市级十大明星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山东省优秀农产品知名品牌”“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等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王国”。

组织堡垒 为产业强村插上翅膀

“这些莴苣长势喜人,应该会有个好收成!”近日,谭月建在莴苣田里查看后说。今年是八里湾村第一年试种莴苣,这片“试验田”吸引了全村人的目光,因为这是村党委引进的新品种。“这个品种基本不生病虫害,不光省工省时,而且经济价值也高。”谭月建说,今年莴苣试种成功,明年就可以在村里大范围推广了。

承担风险,党员在前;村民有困难,组织千方百计给解决。这是八里湾村特色蔬菜种植产业能做大做强的内因。近年来,八里湾村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奏响了“建强党支部、培育带头人、兴办致富产业、造福父老乡亲”四部曲。

于加征在首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模范不模范,重点看党员”。为了尽快帮助大家增收致富,他提名推荐出6名年富力强、具有较高威信和较强致富能力的党员作为“两委”班子候选人,建成了一支党员干部队伍,激发了大家的创业和致富热情。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大棚蔬菜种植之初,村“两委”动员支部成员帮包普通种植户5到10户;懂技术的党员帮包普通种植户3到5户,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等,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

八里湾村“两委”班子在创建致富项目、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还多方邀请在外创业人员返乡创业,为村里注入了优秀的管理人才、鲜活的科技力量。

近年来,八里湾村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建成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处,并注册了“八里湾”蔬菜商标,实施规模化种植。2021年以来,合作社采取“市场批发、农超对接”的经营模式,积极与本土优秀平台合作,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现有的2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让“八里湾”牌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走进了济南、郑州、青岛等省内外城市的商场超市,形成了“种植基地 合作社 农户 蔬菜批发市场 城市定点商超”的合作共赢发展格局。

八里湾村能有今天的发展,党支部领办是基础。村党支部探索实行村民股份合作化经营新模式,有效调动村民参与合作经营的积极性,村民纷纷入股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村集体与村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侯咽集镇党委书记焦广让介绍,侯咽集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八里湾村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已经辐射到全镇,目前全镇共有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6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县级4家。

记者 仝志华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