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牡丹区:非遗文创“老手艺” 走出国门“挣洋钱”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01

中国菏泽网消息 (通讯员 郜玉华 记者 刘剑辉)日前,在牡丹区吴店镇根雕艺人魏红卫的手工作坊,一段段废弃的枯老树根经过去皮、打磨、雕刻、上漆等工序后,变身为一件件精美的木雕艺术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国门成“宠儿”,售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山东手造”造出了文创产业新活力,让“老手艺”开始“挣洋钱”,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目前,牡丹区已培育建成“手造”规模企业10余家、“文创微工厂”370余个,带动3万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从业者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据了解,根雕不仅是一项民间传统技艺,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红伟重点围绕当地的牡丹文化、民俗文化等创作出系列木雕艺术品,让“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牡丹区深入挖潜非遗技艺和传统“老手艺”,积极探索“非遗 文创”“老手艺 文创”发展路径,支持和鼓励手艺人面向市场需求研发文创产品,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带动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把“小手艺”做成“大产业”,助力村民就业增收。

胡集镇村民马先华是非遗“裘皮工艺品技艺”项目的传承人,他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生产的老虎、松鼠、狮子等各种裘皮玩具走俏国内外市场。依托这一非遗项目,该镇已发展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13个,产业链相关加工户200多家,年总产值在1亿元左右,带动了当地400余名村民就业。

非遗面塑传承人李效普创作的核桃面塑《群星祝寿》,在直径3.5厘米的核桃壳里,塑有20个高度约5毫米的小面人,惟妙惟肖,堪称艺术精品,每件卖到8000元左右。熊猫工厂创新研发生产的“1∶1”仿真熊猫玩偶,首创嵌入式硅胶脚垫和硅凝胶填充技艺,每只卖到2000元左右。

同时,牡丹区采用线下线上联动方式深入拓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手造产业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黄集镇村民杜素利是位“老木匠”,也是一名“琴行家”,他手工加工的琴配件等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国内外。立足传统木艺加工优势,该镇持续加大木艺品研发生产力度,鼓励其规模化生产。目前,全镇80余家木制加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年销售量逾350万件套,年产值近1亿元。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