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愿做党的光辉下的那棵小草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01

王鑫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花红柳绿确实美轮美奂,但是我更钟情于漫山遍野生机勃勃的小草,在中国这片富饶广袤的大地上,有着许许多多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的“三农”工作者,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深情的绿色装扮着祖国的一寸寸土地,十分荣幸,我也是其中的一棵小草。

做懂农业种植技术的真把式

2012年我从菏泽学院毕业,来到牡丹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于专业不对口,群众问起我种植技术,我完全是一问三不知,有些群众当面不说,背后也会嘀咕:“她是一名农技推广干部?”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世上无难事,我一定要做个农业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也是一名农技推广人的基本素质。平时只要有下乡指导和技术培训,我都积极参与,多向同事和专家学习。我跟随同事在田间地头做试验,从良种选育、施肥除草、病虫防治、田间管理到成熟收获每项数据都认真记录学习。下班后,朋友上街购物吃饭或者看电影打游戏,我憋在家里看书看视频。同时我又报名了网上课程,主修农业管理技术。仅学习心得记录我就记了厚厚的18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洒下了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我先后发表多篇农技推广论文和文章,多项科研成果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在和群众交流农业技术时,也能应答自如了,但是艺无止境,群众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会持续学习,真正成为爱农民、懂农业的真把式。

做推广农业种植技术的实干家

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难就难在不少农民群众文化知识基础差,传统观念重,接受新技术新成果慢,甚至对新技术新成果还有抵触。我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和途径,一培训、二田头、三家中的三步工作法,农闲时节集中农民做技术培训;农忙时节和专家们一起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建立与种植大户、包地大户、合作社、协会沟通回访制度,群众一个电话,服务马上到家。

十余年来,我和领导同事们一起风雨同舟,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9个,包括1个省级果品培训班、4个生产技能培训班和4个经营管理班,跟踪服务16次,线上培训5个班,累计培训农民2000人次。共培养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6个,为每村培养技术员至少1名、确立科技示范主体至少3户、信息员1名,推广安装使用农技保1200余人、农技推广App 600余人、联农App 2000余人、云上智农400余人,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做种子备案一流工作的排头兵

农产品强劲产出的背后,农业的“芯片”——种子是重要支撑力量。掌握家底,做好种质资源普查,我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到田间地头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境内古、稀、名、优包括粮、油、果、蔬等农作物品种进行普查,涉及全区所有镇街、128个行政村,走访群众2000余人,收集了辖区内50余份濒临灭绝的种质资源。严格管理,做好种子备案,严把种子质量关,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通。实行备案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力量,集中对全区300余家种子经营门店的各类种子全面备案。示范带动,做好品种展示,示范展示玉米新品种72个,其中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品种48个;展示大豆新品种48个,其中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品种32个。筛选确定了产量表现较好的10个玉米品种和10个大豆品种。良种 良技,分别建设小麦、玉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9处。筛选发布农作物主推技术14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32个,其中小麦新品种10个、玉米新品种10个、大豆新品种6个、花生新品种6个,筛选确定适合牡丹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10个。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单产提升技术、“一防双减”技术、小麦“氮肥后移”“一喷三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增产技术30余项。网上备案,方便群众,通过“线上 线下”的沟通方式,指导种子经销商网上办、掌上办,种子经营者可在异地通过手机App或电脑进行备案,自主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材料上传、备案提交等业务操作,真正实现种子备案不见面审批、办理全程零跑腿,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许。

(作者单位:牡丹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