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
时政现场说丨做好“海”的文章 共话乡村振兴路!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2001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曾经来过这里。时隔23年,看到乡村发生了巨变,习近平深感欣慰。时政现场说,人人有话说。今...
-
第一观察|总书记赴闽考察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省份福建,深入厦门经济特区,察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鲜明信号。紧扣“制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厦门,寓意“大厦之门”。作为改...
-
看图学习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总书记对新福建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漳州、厦门等地考察调研,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总书记对福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
-
时政微调查丨东山岛的风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山岛考察调研。如今的东山岛蓝天碧海、水清沙幼,一起吹吹东山岛的海风吧,风里写着许多故事。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这是东山岛人对谷文昌的褒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谷文昌对东山岛人的承诺。时过境迁,谷书记的面孔可...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一条六尺巷,精神永流传
安徽桐城,以“文都”著称。在桐城闹市区,有一条百米长、两米宽的巷道,青砖黛瓦,古木参天,它就是六尺巷。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桐城市六尺巷,了解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这条小巷里流传着怎样的“礼让”故事,...
-
学习绘文|于千年竹木中,品“牍”早期中国
我国首次考古发现的秦简、中国最早的家书木牍、时间跨度最长的秦汉《质日》、“中华第一长文觚”……一系列考古学之最闪耀在江汉平原一隅的古泽云梦。上世纪70年代以来,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先后出土了3500多枚战国秦汉简牍,作为重要历史进程的原始记录...
-
习语品读|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
-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纪实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党领导中国文艺为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而奋斗的征途上,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是一座继往开来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