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


-
【每日一习话】广大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习近平: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这段话出自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这一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35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
-
联播 |读懂中国,习主席贺信中“变”与“不变”
联播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今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
时习之丨宪法至上,习近平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
【良法善治】习言道 | 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习近平心中,宪法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进行宪法宣誓这历史性的庄严时刻。
-
【央视快评】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加强文明交流借鉴
“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
-
新华社评论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新华社评论员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