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作者: 中国荷泽网 来源: 中国荷泽网 发表时间:2024-10-01
时值仲夏,曹州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田畴沃野,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
农忙之时,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永丰街道洪庙村翰墨飘香,村民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们将命运之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县2万余名画师手持画笔,勾勒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菏泽市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村民没有停下车间的刺绣机,他们扛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掌握着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2024年1至5月份,曹县汉服网销额29.2亿元,其中马面裙销售额超过12亿元。
沃野千里,万物并秀。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菏泽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系统化、集群化、市场化、品牌化,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努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菏泽力量。
一袭汉服承载千年风华
产业赋能 筑牢振兴硬核支撑
日前,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汉服体验活动上,意大利女孩仔细观赏汉服纹样细节、试穿拍照,兴致盎然。优雅又不失时尚,中国的传统服饰在欧洲圈粉无数,海外友人通过汉服走近中国传统文化。让她们爱不释手的马面裙,均产自万里之外的一座县城。
汉服走出国门,获得海外友人的认可,彰显着文化自信。“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当地人对汉服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兴趣浓厚。”曹县原创汉服设计师孟晓霞受邀前往罗马展销,她告诉记者,“带去的汉服销售一空,连我自己在现场穿的展示服最后也被当地顾客买走了。”
曹县有爱共创汉服直播基地展厅,数千条马面裙在灯光下流光溢彩,龙跃江海、凤凰于飞、青绿山水等图案跃然于裙摆之上。2024年牡丹节会期间,身着汉服的该基地总经理姚驰行登上央视《开门大吉》的舞台,向全国观众推介汉服文化。
龙年伊始,“宇宙中心”曹县再次走红,“新春战袍”马面裙火爆出圈,街头巷尾邂逅身着汉服人群的频率越来越高,行走的“国色天香”成为菏泽独特一景。
曹县是中国最大的原创汉服产业集群,从原创设计到裁剪打版,再到绣花、印花、辅料辅具、网络营销和售后服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
在汉服爱好者看来,汉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又适合日常穿着,好看又舒适,去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的景点拍照“打卡”,有种“人从画中来”的感觉。
近年来电商经济和直播模式的兴起,打通了曹县汉服销售的“任督二脉”,让小县城的文创产业向全世界扩展。各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全国汉服销售排名前2000家网店,有1200家出自曹县。目前,曹县的汉服从业者近10万人。2024年1至5月份,全县汉服网上销售额29.2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0%以上,掀起新的国风热潮,带动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推动文化“两创”落地落实。
在曹县,汉服产业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高学历和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曹县汉服产业的持续提档升级提供了有生力量。
轻舞飞扬的汉服,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一座县城的振兴密码。
一幅国色彰显文化底蕴
文化赋能 激活振兴主体力量
农忙扛锄头,农闲拿画笔。
作为巨野县永丰街道洪庙村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培育的第一批画师,37岁的桂怀芳身着汉服正在创作。长12米、宽0.8米的工笔牡丹画,她一个月可以创作两幅,一幅可以给她带来近4000元的酬劳。与别人不同,每次绘画前,桂怀芳要穿上汉服,仔细梳妆打扮后才开始伏案工作,对她来说这是一种“仪式感”。
丹青溢彩,翰墨飘香,一朵朵雍容华贵的牡丹国色绽放纸上……巨野工笔牡丹画以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和主题表达频频亮相重大场合,2018年以来,《花开盛世》《锦绣春光》《盛世中华》《国宝献瑞》《盛世长虹》等巨野工笔牡丹画作品先后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进口博览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国礼展厅、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等处,多幅作品被联合国国际组织永久收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从千年前躬耕于花田,看花开花落,到如今端坐于画桌,看芳华不逝。如果说菏泽是一座把牡丹爱到骨子里的城市,那巨野就是把画牡丹刻进血脉里的地方。
以菏泽牡丹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巨野工笔牡丹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的生动佐证。同时,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助推乡村文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笔牡丹画易于入手,农民短时间内就能掌握基本技法,独立完成作品。巨野县立足基础优势,大力培植工笔牡丹画产业,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书画人才公益培训,年培训画师5000人以上。
数据显示,全国10张工笔牡丹画中8张出自巨野。巨野县把培育壮大工笔牡丹画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工笔牡丹画成农民增收“新密码”,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力量”,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支柱。
如今,巨野县从事书画产业的农民达2万余人,牡丹工笔画年综合产值20亿元,真正实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思想赋能 培育振兴文明乡风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感恩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为一名农民画师。工笔画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收,更是精神上的支撑……”日前,在巨野县田桥镇东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宣讲员王桂芹向大家说道。从农村留守妇女到农民画师,王桂芹在带领更多学员绘画致富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平时除了绘画,这里经常进行互动式宣讲,将党的政策转化为“本土化”的群众语言,融入家长里短的聊天。
目前,菏泽已建立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宣讲队伍,打造了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不断拓展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和党员活动室等线下阵地,实现理论宣讲线下阵地全覆盖。同时统筹宣讲资源,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理论政策,把“群众的事讲给群众听”,将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
“大家好,我是山东省首位数字宣讲员小新……”2024年6月21日,菏泽市“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大赛故事类决赛,数字宣讲员惊艳亮相。数字宣讲员打破了宣讲员时间、空间、身份的限制,可以进行理论宣传、政策解读等,生动别致的宣讲使内容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和记忆,让大家直呼大赛“科技感”十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对农民群众进行理论武装,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之光滋养新时代新农村。
2024年,菏泽市累计开展各级各类理论宣讲达11.9万余场次,影响群众2618余万人次。构建特色宣讲队伍,组建菏泽青年宣讲学院,吸纳市直机关单位青年宣讲学员800余人。高质量举办2023年“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大赛,持续推动社科理论普及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常态化,打造“理想花开”“理润花都”等基层“小微”宣讲品牌,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引领群众,积极构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的立体宣讲矩阵。
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菏泽市统筹各类资源,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文明风尚,繁荣乡村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路径,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