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张会利:从菏泽走出的艺坛奇才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3-05

本文作者孙华伟与张会利(左)合影

□孙华伟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圣人诚不欺我,在“中国麒麟之乡”巨野的文友雅集之行,笔者有幸遇到“志于道、游于艺”的张会利。他身高体硕,仪表堂堂,眉宇间英气流露。言谈举止,风度翩翩,儒雅有度,透出山东男儿特有的气概。共餐时他娓娓道来,于轻描淡写的叙述之中,透露出其艰辛的人生经历和卓绝的艺术攀登之路。

家道中落“游于艺”

张会利生于菏泽市巨野县一个书香世家。其先祖家境富裕,在当地堪称名门望族,连续四代酷爱书法,十里八乡小有名气。随着历史变迁,到其祖父一辈家道中落。即使如此,身为晚清秀才的祖父张光泽仍能饱读诗书,能写擅画,治印有方,而且精通易学。张会利是长子,深得祖父喜爱,为其取名会利,字子群,号圣三,暗含避害趋利、子孙成群之意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易理。

祖父之爱,殷殷厚望,张会利却生不逢时。他生于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国的灾荒岁月,饥寒交迫在所难免,让他从小就备尝生活之艰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古训,让张会利体会尤为深刻。贫困的少年生活像一根刺,深深刺痛张会利,也令他更加清醒,使得他比同龄人更加懂事。

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张会利小小年纪竟然爱上了书法。祖父治印、作画时,他尽管还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但却看得目不转睛,只觉得祖父手中的毛笔如此神奇,随手一挥,就令人赏心悦目,欲罢不能。祖父的艺术熏陶,让张会利对书法艺术愈加痴迷。在离家不远的巨野金山,有一座西汉昌邑王刘贺的废冢,墓道两侧历代石刻密布,字迹清晰可见。少年张会利是这里的常客,经常面对石壁傻傻“发呆”,一看就是大半天。平时他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写写画画。墙上、地上、门上,甚至去学校的路上,到处留下了他的“墨迹”。

天有不测风云。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百般努力、认真学习,而又酷爱书法的张会利,却因为身份原因被挡在高中大门之外。他求学心切,父母到处求人,甚至下跪恳求也无济于事。人生的痛苦,不在于身上的伤疤,而在于心中的绝望。在沮丧痛苦中劳作的张会利,茫然四顾,长叹不已。在无数个夜晚,他悲痛,他哭泣,他不甘!

岁月的洗礼,亲人的安慰,让张会利慢慢走出痛苦,学会与人生和解。他凭借灵活的头脑,学理发,做家具,刷油漆,拉二胡,唱坠子,一学就会,样样精通,而且这些技能日后成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志气男儿“闯关东”

张会利十五岁那年,一颗探索外部世界的心也开始萌动。当听说村里有人闯关东,有吃有穿,冬天还能睡上热腾腾的火炕时,他动心了,再三说服父母,决心去闯一闯。

东北都市的灯火闪亮,却没有一盏属于张会利。只身男儿,背井离乡,食不果腹,每走一步都充满未知,候车室、公园,甚至屋檐下都是他的安身之所。他像一棵无根之草,四处游荡,在大街小巷、工地厂房里苦苦寻找谋生的机会。“闯关东”的艰辛经历,至今让张会利刻骨铭心。工地上和泥拉砖,大街上理发刮脸,地摊上唱坠子书……天无绝人之路,好歹温饱有了保障。一次,张会利和一个木匠师傅闲聊时受到启发,放弃找一份固定工作的幻想,萌发靠手艺谋生的想法。

1973年7月的一天,张会利流落到黑龙江肇东一户李姓人家做家具,就像一代名家齐白石当年那样,张会利开启了他的木匠生涯。别人做木匠只是锯、刨、凿,把木头拼成家具,他却用上笔墨,在家具上刻几个字,凿几幅图案,把家具做成艺术品。张会利的才艺被李姓人家看中并由此收获爱情,与其女儿李革新结婚成家。由于张会利擅长画虎,在东北深受人们喜爱,并送外号“张画虎”,他由此名声大噪。

在“闯关东”的那段艰苦岁月,张会利穷困却不潦倒,工余坚持练习书法,还利用收音机自学英语,并渐入佳境。谁也想不到,他在英语方面有如此好的天赋,其理解能力与专业水准,得到哈尔滨市电大英语教师韩再勤的高度认可。这位在收音机上教授英语的老师,对张会利厚爱有加,不仅送给他英语教材,还亲自传授英语学习方法,使张会利以93分的高分拿到毕业证书。韩老师还亲自写信,向教育部门积极推荐张会利任教,使他顺利成为肇东市洪河乡中心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

在风雨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张会利,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坚持继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日益精进,完成了从“盲流”到“民办教师”再到“优秀高中英语教师”的蜕变,并被选拔到肇东市最高学府——肇东市第一中学任教。

成家立业、工作稳定、生活无忧的张会利,对书、画、印无不痴迷,醉心于艺术的天堂。从一位退休老教师手里好不容易借来的《三希堂发帖》,他如获至宝,彻夜品味临摹。学校里用过的旧报纸,他像宝贝一样收集起来。每有所获,就在报纸上反复临摹。有一次,他的书法《七律·长征》参加学校的毛主席诗词书法展,深受好评并被选送到市里参展获奖。在当地学校和教育系统,书法艺术日益精进的张会利,已然成为颇有名气的书法家。

伴随着书法艺术的精进,张会利的治印同样深受教育界同事的推崇与喜爱,纷纷相求。阅尽人生风雨的张会利自然是有求必应。为了刻好每一方印章,张会利下足功夫,耗费大量心血。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治印艺术水准也越来越高,名声在肇东乃至全省传播开来,社会各界求印人士络绎不绝。笃学不辍、刀不离手,使张会利的治印水平突飞猛进,完成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篆刻家的转变。

缪篆范本“第一人”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

随着各项人才政策的变化与机遇的垂青,张会利于1987年调任山东济宁财政学校工会主席,2014年调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国家人尽其才的政策和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支持,使张会利欣喜万分,如鱼得水。半生坎坷,一生夙愿,改革开放为他铺就一条实现梦想的金光大道。他在努力教书之余,挤出闲暇时间,在艺术的天地间展翅翱翔。

2015年夏季的一天,浙江大学一位教授到济宁办事。其间,通过一名彼此熟悉的学生介绍,这位教授与张会利结缘,临别时张会利创作一幅《德不孤》缪篆书法作品相赠。收到作品的教授既惊讶又欣喜,兴奋地说道:“这可是缪篆体,是汉代刻在官印上的制式文字,所谓‘字从印出’就是这个道理。缪篆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书法艺术,隋唐以后濒临灭绝,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只有极少的几位专家懂得。没想到今天有人能写出来,应该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授一席话,令张会利如梦初醒:原来代代家传的缪篆书法艺术,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他意识到,做好缪篆书体的传承工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事不宜迟。张会利立即起草报告材料,积极向故乡菏泽市政府提出申请,并很快获准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着又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缪篆早日得到发扬光大,张会利主动作为,北上进京,与北大“方正字库”负责人取得联系,双方很快达成共识:作为全国唯一的缪篆书法传承人,张会利必须尽快完成中国缪篆书体近七千的规范设计和书写工作,尔后交由“方正字库”完成编码和上线发布。

说干就干。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和华信集团董事长拜文汇的支持下,张会利在学校寓所开始中国缪篆书体的规范设计和书写工作。为了尽快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承下去,他不分昼夜,奋笔疾书,几时醒了几时写。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他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一日三餐都由夫人送来,所有交际应酬一应谢绝。在全身心、高强度的工作投入中,相继攻克方格约束、字体疏密、方圆转折、连贯统一等技术难题和规范要求,经过连续6个多月的集中书写,严格按照国家语委和方正字库的上线要求,终于攻取这座“非遗文化高地”。当写完最后一个缪篆汉字,张会利的眼圈熬黑了,身体消瘦了,双腿站肿了。看着凝聚着心血汗水的缪篆汉字堆满房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大哭一场!方正字库及时编程完成上线,向全世界做了发布,《中国日报海外版》第一时间做了宣传报道,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在常人看来,张会利可谓功成名就。他迄今在《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中国美术》《篆刻》及日本的《书道》等国内外近百家报纸杂志发表篆刻和书画作品500多幅,出版《张会利书法集》《张会利篆刻选》《中国书法篆刻大辞典》等多部艺术著作。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成果展一二等奖,第十四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优秀奖等多项大奖。其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入选第四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入选西泠印社第一三四五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展,并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

张会利在艺术高峰上的执着攀登,为他赢得诸多奖项和荣誉。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以及美国、日本等多家文博单位收藏,被中国艺术市场书画排行榜评为最具升值潜质的十大书法家之一,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央电视台、美国斯科拉电视台先后专题报道。他还应邀担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特聘书法家、中国社科院《中国非遗》辑刊编委等20多个全国性艺术职务。但他最看重的,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缪篆传承人这个称呼。

“德不孤,必有邻。”张会利对于中国缪篆书体的传承、开掘、规范与弘扬,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赢得社会各界和文化名士的赞赏。一代书法泰斗启功先生欣然为其题词《张会利书法》;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其题写《镂金错玉,雕刻时光》;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王学仲称赞其书法“冰清玉洁,无烟火浮躁之气”。正如张会利所执着追求的那样,“字从印出”的缪篆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责任编辑:
荷泽小编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