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4-12
□记者 武霈 李艳粉
我市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力争今年完成城乡无名道路命名工作
乡村路名,是乡村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信息,但是,由于众多乡村道路没有名字,在导航系统中,成了“盲区”无法精准定位。一个好路名,既能留得住乡愁,也能擦亮美丽乡村名片。耿饼街、兴文路、兴武路、英雄路……如今,随着我市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一批有看头、有说道、有讲究的乡村无名路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不仅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让乡村“邮路、产业路、资源路”更畅通。4月10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探访新著名道路背后的乡村特色和风土人情。
突出乡村特色,每条道路都有渊源
东接振兴路、西连桂陵路,在中央悦府小区与原菏泽汽运驾校之间,有一条东西方向的无名路,道路平坦宽阔,虽然只有400米长,但人流量并不小。前不久这条道路还没有名字,如今在高德地图导航系统上,已经能准确定位到它的名字——耿饼街。
这是菏泽鲁西新区为辖区内190条镇街城乡(村)道路著名的其中一条,源于“曹州耿饼”的历史积淀,此道路有了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字。
耿饼街原址为耿庄社区,相传从明代开始,耿庄周边种植了千亩柿子林,清代时,选出“曹州八大景”其中就有“桂陵柿叶”。据菏泽县志记载,城东六里耿庄人士用优质柿子加工耿饼,系果脯中上好佳品,具有清热润肺滋补之功效,尤为奇特的是柿霜乃自然形成,对于咽炎口腔溃疡疗效奇佳。自明洪武年间定为贡品,明太祖赐名“耿饼”,故而柿饼冠名耿饼,曹州耿饼一度成为享誉中外的特色地方名吃,因此命名为“耿饼街”。
据介绍,此次为道路著名的原则是结合本县区、乡镇地名文化资源、历史文脉和发展规律,注重收集老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域文化特征及新时代、新风貌、新经济等方面词汇,坚决杜绝“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
在佃户屯办事处张和庄社区南侧,也有一条无名路在本次得以著名——“英雄路”。该路长4000米,南起兴业路,北至张和庄北,南北跨越张堂、杜桥、孔楼、张和庄4个社区,著名为“英雄”,旨在纪念抗战时期,从此路经过的第八纵队的抗战英雄们。
“我们辖区内新著名的190条路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色,这些名字并不是凭空而来的,经过实地调研、乡贤名人座谈、多方酝酿,邀请专家开论证会等多种方式,才最终定下了190条道路的名字,经过上传、报批、公示,尽快制作路标、路牌,并进行安装,这些道路将并入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精度定位。”菏泽鲁西新区社会事业局分管领导赵瑞君介绍。
挖掘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
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情感,此次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架起连接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的桥梁,乡村文化得到传播,乡村资源得到释放,乡村发展得到推动,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必然也会逐步彰显。
就拿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的会盟路来说,这条道路全长10000米,东起郭赵庄郭庄(240国道),西至葵邱路(经一沟路)。此路因“葵邱会盟”五霸寺而得名,贯穿村庄较多故取名为会盟路。
马岭岗镇曹堌堆路长4000米,西至龙王庙小学北葵邱故道,位于240国道至山东环保电厂北张庄和呼王庄,途经赵桥村北。这条道路因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曹堌堆遗址”而得名。
位于马岭岗镇的青邱路,东起240国道,位于马岭岗镇最南端,贯穿马庄、许庄、寺西范村、岗上,西至八亩台路。因这里拥有山东省文保单位青邱堌堆遗址,为古曹州八大景之首“青邱烟柳”,故而得名青邱路。
据介绍,一个标准的地名系统,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交通便利性,让出行导航、农货进城、快递进村等更加高效,减少乡村应急救援的时间。在农家乐、采摘园、养殖园等方面助推信息上网,促进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市场推广也有积极作用,村路有“名”后,为后期绘制乡村旅游景点地名图、打造乡村旅游路线打下了基础。
织密乡村地名网,3463条无名路有了“名字”
信息时代,乡村路名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素,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乡村著名行动”看似只是简单的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工作,实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织密乡村地名网,不仅能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更能加强优秀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可谓一举多得。
采访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乡村著名行动”决策部署,整体谋划、高位推进。去年11月,菏泽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力争用今年一年时间,完成城乡无名道路命名设标、地名信息上图工作;到2028年,全市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工作模式基本定型、工作路径基本成熟,乡村地名及其标志的广度、密度、精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显现。到2035年,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均等化,优秀地名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成效。
在著名行动开展的4个月时间里,经过市、县、乡、村四级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热心人士等作用集中研讨初步命名,深入挖掘了地名背后的故事,传承了历史文脉。
截至4月8日,全市已摸排乡村无名道路5959条,经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会、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由县级政府审批命名3463条,其他县区道路命名在政府审批中。村与村贯通路上已设立立杆式国标路牌2396块,灯箱式路牌567块、村内设置特色路牌1058块,预计共设置路牌20000块左右。根据《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已审批地名正在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进行新生地名备案,将地名信息采集上图,进入导航系统,畅通乡村“邮路、产业路、资源路”梗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