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百家讲坛》主讲人菏泽开讲“翰墨天香”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04-16

荣宏君(右)向菏泽市图书馆捐赠新作

□记者 姜培军

人间四月天,菏泽牡丹花开成海。人们观赏牡丹、吟咏牡丹诗词、描绘牡丹千姿百态,那么牡丹是何时进入中国文化艺术史的?历史上,众多牡丹绘画名家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它们各自展现了怎样的特色与风格,又是如何历经沧桑、传承至今的呢?4月13日,菏泽籍著名青年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荣宏君携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在家乡开讲,为大家“解锁”跨越两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

生动讲述牡丹文化艺术史

4月13日,菏泽市图书馆报告厅群贤毕至,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欢聚一堂,隆重举行荣宏君新作《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首发仪式。这部书以牡丹为线索,以中国艺术史上十位杰出的艺术家——顾恺之、周昉、宋徽宗、欧阳修、钱选、唐寅、徐渭、蒲松龄、郑板桥、张伯驹,及其与牡丹相关的代表性作品为主线,生动讲述这些作品在流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剖析牡丹在书画、诗歌、食品、茶饮、药用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探究牡丹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为读者展现一部跨越两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

菏泽市政协主席王卫东评价《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生动讲述与牡丹文化相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探究牡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为读者展现了一部跨越千年的牡丹文化艺术史,填补了牡丹文化研究的空白。这也将是我市研究牡丹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推动牡丹文化在全国、全世界的传播提供坚强保障和历史遵循。菏泽市作协名誉主席张存金盛赞荣宏君教授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明认为《翰墨天香:牡丹文化两千年》为雅俗共赏之作,这部书以牡丹为线索写中国艺术史,十分巧妙,这是将学术性的东西写给百姓与大众。

荣宏君介绍,牡丹文化起源很早,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辑录了歌咏牡丹的诗句。秦汉时期,人们发现了牡丹独有的药用价值,从此牡丹走进药物学,被著录于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一书。牡丹花型硕美,风姿绰约,除了诗人关注以外,很早就受到画家们的青睐。在中国悠长的绘画历史中,擅画牡丹的画家可谓人才辈出,多不胜数。东晋时期,画圣顾恺之第一次把牡丹画进《洛神赋图》,从此牡丹融入绘画,成为艺术家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顾恺之之后的北齐画家杨子华也擅画牡丹,他的绘画到北宋时期还有流传,大文豪苏东坡面对杨子华的牡丹画作,曾发出这样的浩叹:“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此后,唐代边鸾,五代徐熙,明代唐伯虎、徐渭、陈淳,清代恽寿平、吴昌硕、任伯年,近代齐白石、张大千、王雪涛等都是牡丹绘画高手,他们笔下的牡丹,或清丽婉约,或苍劲雄秀,形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中国牡丹文化长河。

牡丹以独立艺术形象走进艺术史

“在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牡丹第一次以独立的艺术形象走进绘画作品,走进中国艺术史。”4月13日,荣宏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洛神赋图》中,曹植和洛神之间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这棵银杏树下,生长着一棵正在怒放的牡丹花。牡丹雍容华贵,富丽端庄,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正好用它来衬托洛神的高贵典雅。”荣宏君说。

说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那么就不能不说曹植的名篇《洛神赋》。在《洛神赋》中,曹植用浪漫主义手法记述了自己与洛水女神的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顾恺之被这段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深深感动,就以《洛神赋》为蓝本,用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创作了《洛神赋图》。“其实,《洛神赋》最初的名字叫《感鄄赋》,这和曹植哀婉曲折的人生遭遇有关。”荣宏君说,“曹植和哥哥曹丕本来关系融洽,兄友弟恭,可是后来为了争夺王位的继承权,两个人最终反目成仇。最后曹植不但在政治的竞争上完败给曹丕,在爱情上也同样遭受了曹丕的碾压。”据唐代李善在萧统《昭明文选》这本书中注释,说曹植暗恋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甄宓,但是后来甄宓却被曹操赐给曹丕做妻子,封为甄妃。曹植对甄妃一直念念不忘。

公元221年,曹丕把曹植赶出京城,先封为鄄城侯,第二年又封为鄄城王,食邑2500户。曹植在鄄城待了两年多,在此期间往返京师,路过洛川,梦中偶遇甄妃,回到封地鄄城后就写下千古名篇《感鄄赋》。

曹植明明是怀念甄妃,这篇辞赋应该叫作《感甄赋》,为什么叫《感鄄赋》?荣宏君解释,因为曹植暗恋自己的嫂子是违背人伦的事。但在魏晋时期,“甄”和“鄄”字通用,巧合的是,曹植又是曹丕亲封的货真价实的鄄城王,所以他就偷换概念,光明正大地把这篇怀念甄妃的文章命名为《感鄄赋》了。“显然,曹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心知肚明。曹叡做了皇帝以后,为了顾及皇家的颜面,就下令把《感鄄赋》改成了《洛神赋》。”荣宏君说。

“虽然在《洛神赋图》中,牡丹只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但正是在顾恺之笔下的这惊鸿一瞥,却把牡丹的栽培驯化历史定格在1600多年前,牡丹从此与艺术家结缘,也成为各种艺术形式争相表达的对象。”荣宏君说,“千古名篇《洛神赋》不但给后世留下一段缠绵悱恻的人神之恋,而且他还把古都洛阳和300公里外的曹州神奇地衔接起来,多年以后,这两个地方先后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

古人也爱食牡丹

今天,花可赏、根入药、籽出油、蕊制茶、瓣提露……牡丹浑身都是宝。牡丹茶、牡丹饼、牡丹油、牡丹宴,近年来,菏泽开发了很多牡丹食用品。令人想不到的是,中国古人也爱食用牡丹。

“牡丹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入口清香、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据史料记载,牡丹花瓣的食用从五代时候就开始了。”荣宏君介绍,宋代的祝穆在《古今事文类聚》一书中就记录了“酥煎牡丹”的一个逸闻。传说每年牡丹花盛开的时候,五代西蜀的兵部尚书李昊就要向亲朋好友赠送牡丹鲜花,同时配送一份上等的牛酥油。他还叮嘱亲友,等牡丹花将要凋谢的时候,就用酥油煎一下吃掉,千万不要让美丽的牡丹花遭受到被遗弃的命运。由此来看,在五代时,煎食牡丹鲜花瓣的做法就已经出现。

宋代大文豪苏轼喜爱赏牡丹、咏牡丹,还喜欢吃牡丹。“苏东坡是著名的美食家,他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无论是在做官还是在贬谪流放的途中,都忘不了研发美食。”荣宏君说,关于牡丹花瓣的吃法,苏东坡也别出心裁,用牡丹花制作成酥饼,据说清香可口,美味无穷。具体做法是,把牡丹花瓣勾上薄薄的芡粉,一片片用酥油煎炸,当做赏春的应景美食。这就是著名的“东坡酥”。

荣宏君介绍,到了明朝,用牡丹制作精美食品的种类日益增多,配料和制作方法也逐渐完备,用牡丹花瓣可以制作成糕点、牡丹花酒、菜肴,甚至还可以做成牡丹茶。比如,明朝薛凤翔在《亳州牡丹史》中就记载了牡丹茶的制作方法:春天人们把牡丹芽剪下来,用泉水泡掉苦涩的味道,然后在太阳下面晒干煮茶,茶味特别,清香隽永。明朝学者高濂的《遵生八笺》和农学家王象晋编著的《二如亭群芳谱》两书中,都有关于牡丹花食用的各种制作方法,比如用蜂蜜腌渍花瓣生吃,新落地的花瓣还可以用面粉勾芡油煎等食用方法。到了清代,有关牡丹花的食用方法就更多了,据浙江人顾仲《养小录》记载:“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烩亦可。”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