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但坐说牡丹

作者: 中国荷泽网 来源: 中国荷泽网 发表时间:2024-05-25

□包作军

这是一朵被某种药剂浸泡后,又被烘干的花,算是花的木乃伊吧,被朋友珍藏在一个精致的玻璃盒里。

“这是什么花?”

“牡丹花。”

多年前,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牡丹花实物。雍容华贵、美艳绝尘、天姿国色的花中之王,却沦为花朵的木乃伊,丧失了原本的温润与娇嫩,尤其是芳香,只是依然不改其色,艳丽夺目,惊心动魄。

“你可别轻看了它,这个品种是稀有的‘贵妃红’,是我花了小半个月的工资从曹州牡丹园买来的。”朋友不无夸张地说。

贵妃红原本是丰腴的,却被岁月的利刃切削得很瘦很瘦,看着让人心痛。想象中,它被摘离花枝时是鲜嫩的、跳跃的,闪烁着润泽的光彩,扭动着活泼的腰肢,犹如刚刚从华清池出浴的贵妃。

我一边欣赏一边好奇地问:“曹州?是不是今天的菏泽?”

“是的,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国牡丹之都,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正是这朵“贵妃红”,引起我对牡丹以及与牡丹相关的许多事物的好奇,甚至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菏泽之行。

黄河边上传唱的花儿里,牡丹是一个高贵、美艳,又可望不可即的词汇。譬如:“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洋芋花赛牡丹”“谁家女娃皮肤黑却生得俊俏,活脱一朵黑牡丹”,还有花儿歌手们唱的“白牡丹白者娆人呢”……邻居谢家婶子是个河南人,平时最喜欢哼唱《编花篮》:“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其他花卉都需称其本名,唯有牡丹可直呼为“花”,我们对牡丹作为花神的膜拜,由此可见一斑。

我去安徽合肥出差,听说巢湖边上有一株千年牡丹,专门打车去欣赏。牡丹能否真的生长一千年我不知道,不过有记载的牡丹花历史从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已经开始。《诗经·郑风·溱洧》写道:“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是“赠之以芍药”。这里的芍药,是木芍药,即牡丹。芍药改称牡丹源于一个叫刘秀的人,刘秀起兵讨伐王莽,兵败,遭到王莽追杀,藏身于大红芍药之下才得以保全性命,刘秀称帝之后,将木芍药赐名为牡丹,并写诗称赞:“小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秦汉时期,牡丹已被写进《神农本草经》:“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里发现的医学典籍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东晋洛神赋以牡丹,翩翩而出,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南北朝牡丹画作已达到最高艺术领域,《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隋炀帝时,“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唐朝杨贵妃最爱牡丹,以牡丹自况,“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独异志》记载,唐朝名相裴度久病不治,想去南园看牡丹,可惜不见花开,满怀惆怅,哀叹“我不见此花而死,可悲也”。或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次日清晨,南园里有一丛牡丹开花了。裴度大喜,连续赏了三天牡丹,方才了无遗憾。

元代《醉西施》珠帘绣有这样的唱词:“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民间关于牡丹的歇后语有很多:绣球配牡丹——天生的一对;牛吃牡丹——不识花草;吕洞宾戏牡丹——两厢情愿;花儿里的牡丹——出类拔萃;鞋底上绣牡丹——中看不中用;凤凰头上戴牡丹——好上加好……

牡丹文化已深深根植于百姓的生活中,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是普罗大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情结。有道是:“国运昌则花事兴。”如今我们恰逢盛世,国家站在了新起点,而牡丹正体现大国风范,是政通人和、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寓意了盛世气象及民族精神。

我的家乡青铜峡,是黄河边上一座美丽的小城,近年来大规模栽植牡丹。这里古渠纵横交错,人们世世代代沿古渠而居。水韵悠悠的天然禀赋,涵养了青铜峡人包容、开放、有韧劲且重情重义的性格。这里土地肥沃,牡丹花开得旺盛,朵大,疏朗,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而且花色丰富,香味浓郁,抗寒耐旱,是别处牡丹无法比拟的。

四月下旬,牡丹在做最后的努力。用园丁老罗的话说,是努力“上色”。老罗说:“这几天牡丹正在上色呢,一天一个样,五一期间色最浓。”气候正常的情况下,五一节前后,青铜峡的牡丹会大面积盛开,不可胜数的花朵于花萼上灿然而炽烈地盛开,最惹眼的是一种别样的红,阳光下倾向紫色,阴影里倾向橘色;透过树丛,能看到绛黄色的光,仿佛阵阵暖流奔涌闪动。彼时牡丹园花香四溢珠光宝气,宛若仙境。一句“五月去看花,胜绝在古峡”,让这里的牡丹冠上了“青铜峡”的名字,青铜峡牡丹飘香的季节也是南来北往的人们争相看牡丹的时节,“看牡丹”成了这段时间青铜峡最热的词。

牡丹花先是在一处名为青秀园的园子盛开,接着在许许多多的手机里盛开,花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银川、中卫、固原、石嘴山、乌海、榆林,甚至更远的鄂尔多斯、巴彦浩特。我写了一首拟古诗,专门描绘牡丹花会的盛况:“古峡四月正芳菲,青秀园里人相催。风筝满天似柳絮,柳絮如蝶伴花飞。”青秀园牡丹文化节期间,也是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人们如痴如醉,情迷于牡丹的国色天香之中。

一个微雨的下午,一个人,不打伞,缓步入园,清寂的小径,彳亍而行,没有人打扰。在牡丹园的木椅上坐下来,旁边是一棵枝叶扶疏的树;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跟牡丹园的花儿一起在霏霏细雨中安安静静地待着。这是我的园子,或者说此刻我也是园子的一部分。春尾巴的雨,无法触及,是那种没有声音又能让花朵在宁静中闪闪发亮的雨,极其细微,像婴儿含泪的睫毛。我坐在那儿,闭上眼睛,在花的世界里,人的内心会变得柔软、坚韧、通透;我的心里充满感恩,感恩花朵的盛开,让我享受如此美丽安静的生活。细雨把空气濡湿,尘埃消失,只能闻到花朵的味道;此刻静极,没有声音,没有思维,没有意识,只有牡丹在微雨里闪烁着灼灼的红光。不知何处飘来乐声,细雨、古渠、乐声、蜜蜂、牡丹,动与静、秀与雅,一应物事,诗情画意,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不一会儿,潇潇雨歇,雨后的牡丹,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水珠在花瓣上滚动,阳光洒在上面,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一个打着遮阳伞的女孩如轻风拂过,花瓣轻颤,宛如仙子在窃窃私语。傍晚时分,吹来一阵清风,正是人间五月天,吹面不寒杨柳风,只觉脸颊润润的,风自衣衫入得肌肤,仿佛能透过身体,吹洗得肺腑透亮晶莹,一片素心在花中。原本亭亭玉立的牡丹,被风吹得趔趔趄趄的,像醉酒的贵妃。

牡丹对土壤及水肥的要求不高,它根系发达,肉质的主根和侧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一个人,只有眼向下看,心往下走,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够有昂扬的精神。无论是在青秀园散步或者静坐,我都会有所感悟,内心得到升华。一位作家写道:人在寻找,在探寻自己的时刻,就是向静、向善、向美朝拜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身外的物事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你仰望什么,你崇拜什么。青秀园,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安谧,这里的花香,让时间慢下来,让人的心静下来,并且缓缓敞开。心扉敞开,才能够接纳一切;心扉敞开,才能够让人看牡丹之美、青秀园之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在向晚的风里,我静静地看着那一株株牡丹,有碧花、川紫、春红、绯桃、宫锦、蜜娇、百花妒、白缨络、碧纱笼、采霞绡、飞来红、念奴娇、白午青猊、赤龙唤彩、贵妃插翠、锦帐芙蓉、重楼点翠、瑶池贯月,粉的、白的、紫的、黄的,当然还有红的。我真心希望有一位丹青妙手将青秀园的万千牡丹呈现在画布上,让每一个人都能领略它的风采。

只在花圃里欣赏牡丹,远远满足不了青铜峡人对牡丹的浓厚感情,满足不了青铜峡人对“牡丹”的追求,他们还想把牡丹放在家里,挂在墙上,日日欣赏,抬头可见;他们种牡丹、画牡丹、写牡丹,甚至为此兴办牡丹文化节,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达青铜峡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床头上有一幅画,名为《飞天牡丹》,款识是“叶叶鲜明还互照,亭亭丰韵不胜妖。”画面富贵典雅、挺拔俏丽,浓艳中暗含飘逸,俊秀里蕴藉恬静,让墙上的明星年画显得俗气,为家里增添些许书卷文气。牡丹与不同的事物搭配,都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与鱼搭配被喻为富贵有余;与花瓶搭配被喻为富贵平安;与鸡搭配被喻为富贵吉祥。世人偏爱牡丹是有道理的,你想,在家里要是能挂上一幅国色天香的牡丹画,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有招财纳福之功效,谁能不喜欢呢?

我曾经在莫高窟第320窟看到,主室窟顶藻井画云头牡丹井心,四周以方胜纹、团花等作边饰,结构严密,赋色精细,色彩如初,极富装饰性;还曾在塔尔寺的唐卡里看到牡丹与莲花的装饰;我有个朋友是回民,他家的砖雕上用牡丹与松树做装饰。由此看来牡丹不仅对汉族有深刻影响,也深深影响了其他民族,牡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吉祥符号,一种祥瑞象征。

因为一朵花,我专门去了一座叫菏泽的城市。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是国内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也是牡丹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菏泽,一朵花带给人的视觉享受和内心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听朋友说,菏泽有好几百个牡丹品种,数千亩牡丹园,每年谷雨前后,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

我在一条长椅上坐下来,静静地欣赏这世间最美的花儿。有一首花儿这样唱道:多少根青草才能长成一根羊毛,多少亩黄土才能收获一张羊皮;多少个春天,多少条河流,才能生长出一群牛羊。我想知道:菏泽,多少年的风才能吹开这样一座牡丹之城。这里的牡丹,若是化身仙子,是不是说着好听的菏泽方言?

阳光很好,风轻轻地吹拂。牡丹的芬芳覆盖了喧哗与骚动的声音,让这座城市显得清新脱俗、与众不同。我仿佛看到“葛巾”与“玉版”翩翩而来: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独立人间最香。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吴忠市作协主席)

责任编辑:
中国荷泽网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