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5-25
点击图片,观看详情
了解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
当前,到博物馆打卡、乐享文化熏陶蔚然成风,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正以更生动、更创意的方式在博物馆中受到追捧,“到博物馆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参与体验的新风尚。文博游的“出圈”离不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去打开文博大门,“邂逅”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
让文物说话,讲好菏泽故事
博物馆频频“出圈”,其魅力何在?从这场宣传教育活动可一窥端倪。
5月18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菏泽市主会场宣传活动,在郓城县博物馆举行。我市文博系统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展览活动,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碎片真的是古人用过的吗?真的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吗?真的有上千年了吗……”作为展览的内容之一,在“陶片春秋”活动现场,一些出土的陶器碎片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打卡,不少孩子难掩浓厚的兴趣,现场提问互动。
从埋在土里的碎片,到博物馆里的展品,出土陶器是如何穿越历史得到“重生”的?一堆破损的陶片,如何精准复原成陶器的本来模样?在文物专家的讲解下,观众们通过观察、触摸,了解一件破碎的陶器如何修复为一件完整器物,用双手感受历史的厚重。
馆外活动精彩纷呈,馆内沉浸式体验更让人有穿梭时空之感。坐落于南湖西岸的郓城县博物馆,在外形上不仅借鉴了郓城唐塔的造型,体现了郓城县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展出内容上更是波澜壮阔,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馆内收藏文物1414件,珍贵文物316件/套,包括石刻、铜器、陶器、瓷器、玉珍、书画、杂项等几个大类。
据郓城县委常委、副县长段文龙介绍,郓城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碑刻等各类文物应有尽有,县博物馆更是藏品丰富,拥有大量文化信息跨度数千年的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其馆藏文物品种之全,文化信息含量之高,在山东省县级博物馆中也不多见。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专业人士前来观瞻,2023年博物馆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加强文化自信的载体,博物馆游的“出圈”,为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挖掘文物的价值提供了路径。“刘墉的字、纪晓岚的砚台”“开挖郓巨河时发现的苏庄汉墓群”“京杭大运河漕运兴隆时郓城涌现的历史名人”……拂去岁月尘埃,让千年前的历史清晰可见。在博物馆看到的不只是展柜里的冰冷文物,而是心有所感的真实历史,走进博物馆才会真切地感悟到,“文化自信”如何镌刻在每个人骨子里。
据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朱政介绍,我市每年都要依托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借助博物馆日平台,开展全市的博物馆日主会场宣传活动,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从而让博物馆更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作用。如今,5·18国际博物馆日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文化宣传品牌。
一场文化的“双向奔赴”
博物馆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灵魂。为了给市民提供一场“文博”大餐,我市各大博物馆主动融入社会,举办特色展览,创新开发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用多种打开方式,让公众感受文博魅力,实现“双向奔赴”。
“浩瀚雷泽,伏羲开辟,万代生辉;诸子百家,灿若星辰,千古流芳;菏泽居天下之中,星罗棋布的堌堆不止滋养了雍容牡丹,更孕育了泱泱文明。”菏泽市博物馆推出的“撷珍——菏泽市历史文物精品展”,通过甄选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批精品文物,带领大家一览菏泽这座古老城市昔日的繁华、璀璨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从庄周、范蠡等先贤圣哲在此成立世之道,书千年传奇;到鼓角齐鸣,旌旗招展,刘邦即位于氾水之阳;从巍然尚秀,隅阿相承,黄肠题凑述说着墓主的尊贵;到沧海桑田,赵王河古船上稀世珍宝元青花“浮出”水面。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着几千年沧桑文化,不仅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众,更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场文化展演中,各县区的文物展览展示,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尘封的历史揭示,让公众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文明。“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西汉的弩机”……在巨野县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展示中,各种珍品让参观群众津津乐道。据了解,巨野县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陈面积达8600平方米,馆藏文物1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9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24件(套)。前不久,巨野县博物馆的“‘巧夺天工 华美遗韵’——中国清代外销银器展览”荣获了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奖项。此次在全市博物馆宣传活动中,巨野县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展示,让不少人受益匪浅,围绕一件文物,探讨一个文化主题,在参观中学习和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近距离触摸了历史,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马静介绍,本次菏泽主会场宣传活动不仅有文物展、文创展,还同时开展了“陶片春秋”公众教育活动、“文物专家侃文物”公开课,通过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了市民听,拉近了公众与考古、文博的距离,真正将此次活动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学习领会并应用。
焕发“生命力”,让更多人爱上逛博物馆
菏泽是华夏古老文明最早浇灌的一片沃土,历史上,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是农耕发达之地,是群雄逐鹿的战场。厚厚的黄土下埋藏了昔日的辉煌,王城、墓冢、文物,被完好地记录、封存。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代代文博人的使命,也是无数市民、游客关注的地方。
为了让文博事业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我市正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以此赋能美好生活,点亮城市未来。本次活动设置的众多文创摊位,就生动展示了以博物馆精品文物为原型的各种文创礼品。
样式古朴精致、外型飞檐翘角的古建筑作品,以永丰塔外观为模型设计的钥匙扣,用牡丹画点缀制作的“温度计”,以水浒文化为背景设计的衣服挂钩……一个个作品通过现代化的创意手法,与生活美学设计相结合,赋予观众“多彩文博、菏泽文创”的印象,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不仅对文物的认识和解读转化为新的知识,更丰富了观众的历史文化滋养。
“文化需要载体和场所,‘文博热’‘文创风’正是文旅消费‘旺起来’的重要部分。不断丰富载体、做活文博事业,才能擦亮菏泽历史文化‘名片’。”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彭国良说。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菏泽学院申报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成功获批,此举正是我市瞄准区域需求和文博事业发展需求的探索和布局。
据介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上地下的历史文物遗迹异常丰富。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位居全国前列、山东首位。对于那些“跨越山海”的异地游客而言,在“打卡”牡丹、芍药之时,还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这一趟旅途才不虚此行,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标志性的菏泽旅游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据彭国良介绍,当前,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文博热”让人以有趣的形式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大门,如今不少游客把沉下心来逛一次文博展览当作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菏泽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设立,有助于菏泽激发博物馆事业发展活力,通过培养专业性人才,在理念创新、展览策划、文创产品研发、互动体验等方面,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大力发展文博事业,让更多人爱上逛博物馆,不仅能让厚重文化更加可亲、可感,让更多人博物洽闻、融古通今,更能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让文化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