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新闻网 来源: 荷泽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1-08
生在菏泽,一株株古柿树,就像永远牵扯着我们心灵的图腾。古老柿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园林景观价值上,还体现在它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中。作为自然界的活化石,柿树是承载菏泽乡土文化的符号之一,见证着菏泽自然和社会的变迁。自20世纪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菏泽柿树发展几经波折,曾经是曹州八景之一的“桂陵柿叶”如今已成为一个风干的记忆。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桂陵千林柿 曾照十月红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立冬时节,柿林尽染,红色的柿叶宛如火焰、金黄的柿子如同灯笼,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据史书记载,菏泽种植柿树的历史始于秦汉时期,盛于唐、宋、明、清,柿树主要分布于赵王河两岸。菏泽城东北7.5公里处有座土丘,原名桂陵。2000多年前的“桂陵之战”即发生在这里,今天在曹州牡丹园建有“桂陵之战遗址”碑亭。明朝时,曹州柿树以桂陵为中心,繁盛时栽种近5万株。每逢金秋,柿林挂满金色果子,柿叶也渐渐泛红,远远望去,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可与枫叶相媲美,有“出城东进耿氏园,二十五里不见天”的盛况。历史上“桂陵柿叶”被誉为曹州八景之一。
斜阳巷陌多过客,一树故事任君听。“枫树流丹柳变黄,杖藜散步桂陵乡。招来野老林间坐,闲说齐师败魏王。”这是明人王相枢赞美“桂陵柿叶”的诗句。清人苏毓眉则这样描绘:“桂陵何处是,齐魏已成空。唯有千林柿,来看十月红。恍如霜后柏,疑是晚江枫。不必垂朱果,翻然叶叶风。”
柿树林立,产柿甚多,耿饼则应运而生。关于耿饼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据《曹州县志》记载:“柿出耿氏园者佳,曰耿饼,四方争购之。”还有一说法,明朝永乐年间,有一曹州耿庄的御厨,将柿饼带到宫里,皇帝吃后大加赞赏,赐名“耿饼”,从而成为贡品。《菏泽县乡土志》记载:“曹州耿饼每年充贡品,因之名誉益远。”制作耿饼的柿子,果皮薄而光滑、橙红色,果肉金黄色,肉质松脆,汁多无核。
“亳都柿胜紫花梅,玉雪中含胎。肺病欲苏还怅望,姚黄欧碧不同来。”这是清人王士祯赞美曹州耿饼的诗句。耿饼表面生有一层厚霜,拂去豆瓣霜,耿饼显出特有的琥珀色,取一个放入口中,绵软甘甜,咬一口感觉肉质细软,令人回味无穷。
自20世纪以来,菏泽柿树种植几经波折。抗日战争时期,菏泽大片柿林遭砍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柿树被伐掉当柴烧。至改革开放初期,所剩柿树已寥寥无几,曹州耿饼也因此一度绝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柿树越来越少,用于制作曹州耿饼的大二糙、小二糙、八月黄、九月青等“镜面柿”更少。在不少菏泽年轻人看来,曾经是曹州八景之一的“桂陵柿叶”如今已成为一个风干的记忆。
一棵树结一万个柿子
纪伯伦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
“我家祖传有18亩柿树,原址在今天广州路附近,传承了很多代人。我记忆中,当时的柿树非常粗、非常高,一个人根本搂不过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毁坏了一部分;后来烧红薯炕,缺少燃料就把柿树砍掉做劈柴烧了,一些柿树的树疙瘩在打机井时当井盘使用了,现在想来非常可惜。”接受记者采访时,71岁的曹州耿饼制作技艺“复活者”杨宪印痛心地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菏泽城区的耿庄、刘善人庄、卞庄,这些传统的柿树集中种植区,都被钢筋水泥挤占了。刘善人庄北临中华路、南临长江路、东临和平路、西临赵王河,社区居民最引以为自豪的有两件事:一是多年前这里曾出过一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二是这里曾经柿树成荫。明朝成化年间,刘善人庄的先民们几经辗转,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到这里。在老年人的记忆中,村子西临赵王河,东边也有一条小河,南边有一条大的排水沟,不怕旱不怕涝,土壤肥沃,所以当时的居民在这里栽种了很多柿树。
在一些老年人的记忆中,至20世纪50年代初,刘善人庄村里村外还栽种着500余棵柿树,品种包括腌柿子、油葫芦头、九月青、八月黄。据村民回忆,这里出产的柿子,果质非常好,口感也很好,九月青、八月黄等品种非常适合做耿饼。每到秋冬季节,整个村庄都在制作耿饼,然后用輷车子卖到商丘等周边地区。繁盛时,刘善人庄的柿树,粗的树围可以达到2.5米左右,一棵树能结一万个柿子,可以拉一太平车。有的园主能收几十垛(计量单位)鲜柿子,向外销售,买主采取按垛估数“点园”的办法。入冬之时,为庆贺丰收,园主会请戏班子唱戏多日。
风雨沧桑“免税碑”
小说《儒林外史》里记载王冕自山东返回家乡,有这么一段文字:“打开行李,取出一匹茧绸,一包耿饼,拿过去拜谢了秦老。”可见,早在元朝时,耿饼就是可与丝绸相提并论的上佳礼品。正是由于柿树与耿饼在菏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影响,所以历朝历代该产业都受到地方政府重视。
“在古代,种植柿树、加工耿饼可以‘不完银子’。”10月29日,杨宪印说,他所说的“不完银子”就是免税的意思。他出身于耿饼世家,对菏泽耿饼产业发展的历史多有了解。“我家那时候有18亩柿树,我们几代人都制作耿饼,从我记事起,一亩园的收成等于二亩田,老人用輷车子推着柿子、耿饼到外面换粮食。”杨宪印回忆。
杨宪印的说法是有事实依据的,立于1916年的“果木柿饼烟苗免税碑”,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11月6日,记者再次瞻仰了这方立于100多年前的石碑。
这方石碑高约1.7米,宽60厘米左右,目前仍矗立在菏泽鲁西新区丹阳办事处桑海社区文化广场上。石碑碑额上刻有四个醒目的大字——草木衔恩。碑文自右往左书写,最左边刻有“果木柿饼烟苗免税碑”的字样。由于风雨腐蚀和人为破坏,碑文中不少文字已经难以辨识,不过从断断续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对柿树和耿饼的重视,以及做出的保护生产的举措——种植柿树、生产耿饼免税。
碑文一开篇便说,当地“人繁地寡,赡养无赀,幸而土宜颇多,人赖以生柿子、木瓜、石榴等物……”随后着重提到柿子和耿饼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果木中惟柿子一物更能变质成饼,霜华自现。不假人工,尤属果类之上品……贡于上者惟柿饼与马。”随后“诏谕”有关部门:“远近商贾无从纳税之说。”碑文落款日期为“民国五年(即1916年)农历十一月”,距今已经一百余年。
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曹州耿饼和柿树一起成了菏泽的城市名片,它见证着菏泽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