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锴
“快速拦截违法车辆”“迅速调度救援”“及时疏堵”“‘云’处理交通事故”……记者近期采访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一些典型事例时,交警部门频繁提到了一个被称为“融合通信调度平台”的系统,其强调的“智能”特点让记者产生了极大兴趣。连日来,记者多次走进该大队,探秘这项“黑科技”。
颠覆认知,“视频快处”没想到这么快
“拍一下前车被撞部位”“拍一下后车被撞部位”……
4月9日16时35分,记者在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指挥中心看到三级警长李峰正戴着耳麦和他人进行视频通话。原来,两辆车刚刚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无人员受伤,属于轻微交通事故,李峰便直接和当事人视频连线对事故进行处理,而在事故现场并没有执勤交警。
事故还能这样处理?诧异之余,记者不禁凝神观看。在李峰的指挥下,当事人不断变换拍摄方位,李峰则通过截图固定证据。随后,李峰通过询问事故发生过程,得知前车在掉头时与后车发生事故,确认前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并通过系统向当事双方手机发送了事故责任认定书。
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就此处理完毕,记者注意到,这起事故开始处理时间为16时31分,处理结束时间为16时40分,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这让记者感到惊讶,因为在常规认知中,发生交通事故后,拨打报警电话,多数情况下在现场等待时间也不止10分钟。
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事故科科长张秀印告诉记者,现在交通事故处理效率的提升,得益于融合通信调度平台的启用。据介绍,融合通信调度平台今年1月份启用,事故处理部门依托该平台,在“轻微事故快速处理,一般事故快勘快撤”方面进行探索,尤其是针对一般事故处理,原来的“视频快处”功能与该平台相结合,同时在指挥中心成立快勘快撤工作小组,设指挥调度、接警、图侦、定责、监督管理等岗位。张秀印解释说,按照传统的事故处理模式,接到事故报警后,需要值班民警前往现场勘查,从值班地到事发地本身就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同一时间段接连接到事故报警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事故双方长时间等待,事故车辆无法及时撤离现场,不仅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也存在二次事故的隐患。
而依托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在接到轻微事故或一般事故报警后,几个岗位可以同时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比如指挥调度岗可以通过平台第一时间调度附近警力前往现场;图侦岗调取事故发生地附近监控录像,还原事故过程;定责岗与现场警力甚至事故当事人进行视频连线,指导对方对关键部位进行拍摄固定证据,同时询问事故发生过程,并结合图侦岗相关信息进行远程定责;监督管理岗则对事故处理全程进行监督,确保事故处理公平公正。
“通过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我们事故处置的效率,‘视频快处’的时间由20分钟降到了10分钟以内,一些轻微事故甚至可以在5分钟内处置完毕。”张秀印介绍。
数据研判,精准拦截违法车辆
“长江路中队,一辆涉嫌遮挡号牌的货车正驶向你们执勤点,车牌号鲁H*****,请进行拦截……”
正在采访时,带班副大队长穆殿贤通过对讲机向在市长江路与人民路交叉口附近执勤的长江路中队发出指令。原来,几天前,交警部门监控卡口抓拍到这辆使用硬纸板遮挡部分号牌的“鲁H”牌照货车,系统通过比对车辆特征,确定了该车的真实号牌。当天,该车再次经过一处监控卡口时,系统发出预警,带班领导立即向路面执勤交警发出拦截指令。
几分钟后,中队反馈已将该车拦截,并依法对驾驶员予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9分的处罚。通过比对车辆特征确定遮挡号牌车辆的真实号牌,虽然记者对该识别技术有所了解,但交警部门如何“预判”车辆行驶路线的能力仍令人称奇。
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指挥中心主任樊兆丽解释,这其实归功于平台对大数据的研判。以这辆被拦截的货车为例,系统比对出该车的真实号牌后,还会对该车以往的行驶轨迹进行分析,自动生成最优拦截路线,以便精准拦截。
事实上,这样精准拦截的“戏码”在今年已多次上演,特别是3月26日晚,交警部门进行视频巡查时发现两辆故意遮挡号牌的渣土车,立即启动“数据研判+动态围堵”应急机制,迅速比对出两车真实号牌,并依托车辆轨迹追踪系统精准锁定两车实时方位,同时通过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快速调度广州路中队、机动中队形成“双向合围”战术布局。在拦截过程中,平台向路面执勤交警实时推送车辆变道轨迹,动态调整布控策略,快速将两车成功拦截,并依法对两车驾驶员进行处罚。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大队依托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对重点违法车辆拦截成功率由原来的60%提升至95%。
科技赋能,这个创新基地让交通管理更智慧
据了解,融合通信调度平台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警力调度、路面管控、队伍管理等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负责人周天君告诉记者,平台的正常运转及各项功能的实现,设在该大队的菏泽交警联合创新基地功不可没。
4月14日,在菏泽交警直属一大队信息中心主任卓领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菏泽交警联合创新基地进行探访。走出电梯,充满科技感的装修风格就十分吸睛,而更让记者感叹的是,整整一层楼都是创新基地的办公场所,足见交警部门对这个基地的重视。记者注意到,基地设置了多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在针对不同的项目进行开发、调试。
卓领介绍,为了深入贯彻科技赋能理念,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智能化水平,交警部门和交通领域相关企业开展警企合作,打造了菏泽交警联合创新基地。目前,基地按照“产、学、研”需求,设置了8个项目型实验室、1个博士工作站、2个研学中心,引进华为、山东西部智能、浙江宇视、杭州海康威视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根据交警部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工作,不断丰富平台功能。
“很多功能以前只是设想,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地都变成了现实。”卓领深有感触地说,除了已在智慧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外,基地还完成了智慧交通综合管理、执法管理、运维等系统或平台的开发工作。同时,非现场执法AI预审平台、AI信号灯故障检测平台、全场景交通AI系统、远光灯抓拍系统测试及信控优化管理平台等关键技术应用研发的多项实验正在紧张进行。
周天君表示,今年以来,大队以菏泽交警联合创新基地为载体,围绕“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和“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赋能交管工作的新路径。平台运行以来,警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重点路段拥堵警情处置速度提升30%,事故快处联动响应率达到98%,为警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支撑。交警部门将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推动技术迭代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更具实效性、可操作性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hezeshi.com/shendubaodao/2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