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图片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1-02
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
“秋始见”,还有“冬连续”,单县乡村振兴路上的“丰收时节”扮靓一年四季,时时处处飘荡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主旋律……
大雪节气,天气寒凉,单县蔡堂镇河滩村,“鲜嫩欲滴”成为冬日的一抹醉人色彩。
260亩荠菜,绿波荡漾,一望无垠。
100余名农村妇女迎着午时的温暖阳光,排成“一”字长龙,你追我赶,有说有笑,一把接一把地收割荠菜,再由“后勤人员”跟着打捆、装车,运往河南省的一家食品企业。
“我们的合作社与这家企业签订的合同收购价是每斤一块二,这一亩收4000斤,在玉米收获后种植,现在腾出地,还能种冬小麦,只要用地膜覆盖,并不耽误小麦的收成。”河滩村党支部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彪说,“这一季荠菜的总产值能超过130万元,村集体、合作社、入股群众各有所得。”
与河滩村一样,单县村党组织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四季丰收”。
思想着手、组织发力、片区做强,单县立足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组织规范提升,持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的新路径。
革新思想
“领头雁”转化为创业者
秋冬交接,合唱丰收曲,最是振奋人心。
东城街道的“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便是“发红包”。马庙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38名社员今年共分得40.5万元的红利。
“我们的合作社流转108亩土地,38户村民变股民,分红后的剩余部分归村集体和合作社,全部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合作社发展壮大。”村党支部书记、大芹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素芹说。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单县树立奖优罚劣鲜明导向,持续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意识。
单县结合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创新“头雁领航、双赛双比”行动,以规范指标划分及格线,以集体经济收入评选致富雁,分别评定一至五级县级“头雁书记”,参照公务员等次落实政治、经济激励,其中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的村党组织书记,直接定级为县级四级“头雁书记”,落实正科级经济待遇。
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超说,他们每半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评估,每年度进行一次年底考核。半年评估中,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没有进展的,给予“黄牌”警告;年底考核中,对年度内经营性村集体经济收入无提高,或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的村党组织书记,根据相关办法进行调整。
单县坚持多产并进,总结推广特色产业带动型、土地托管创收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型、电商融合型、乡村旅游型、多产融合型、党建引领整镇推动型、资产开发型、以强带弱型、财政项目带动型等10种发展模式,举办了60多期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参训镇村干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共计7400多人次。
闫照国,龙王庙镇惠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连续参加了两期全县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其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组织村里党员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开眼界、论证产业发展项目,成立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引导群众养殖乌羽蛋鸡、太湖蛋鹅,种植油用牡丹、金银花及大棚蔬菜,群策群力拓思路,凝聚共识解难题,推动集体增收,拉动群众致富。
做实载体
合作社打造为“金粮仓”
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拥抱国家AAAA级浮龙湖旅游风景区的浮岗镇设立党建引领旅游发展功能区,建立“1 1 3”工作体系,推动环湖片区内旅游村党组织资金整合使用、项目联建联管、成效示范引领。
浮龙湖南畔的小王庄村,依托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独特优势,打造鲁西南最大的研学游综合体,党支部领办的丰泰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撑。
陈吴庄村党支部领办的顺和鹅业合作社,鹅苗年孵化量达600万只,位居全省第一。
韦岗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设精品草莓种植基地,与英国乔瑟食品公司签订贸易订单,实现草莓规模化种植、个性化定制、订单化销售。
党建链、旅游链、产业链“三链一体”的党建引领格局已经形成,旅游发展有了新阵地、群众服务有了新场所、党建指导有了新抓手、集体收入有了新项目,实现了镇域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三大增收。
浮岗镇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到17个,涉及镇域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振兴的各领域各层面,有的成为游客眼中的“网红”,有的成为群众心灵的“港湾”,有的成了集体增收的“靠山”……
农业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增加,发展质量和带动效应更要跟上。由此,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单县专项整治的“后半篇文章”,从而擦亮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组织的“红色品牌”。
该县组织22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开展“村村到”活动,从农业、科技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家顾问团到258个合作社巡回会诊,逐村逐社规范提升,帮助村级理路子、定规划。
有场所、有机构、有社员、有资金、有制度、有服务、有经营、有账务、有档案、有基地,“十有”提升标准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组织规范提质、扩面升级、有效运行。
进入冬季,莱河镇许河村的加工车间里,机械轰鸣、人头攒动,村民先将晾干的艾草加工成艾绒、艾渣,再接着做成艾条、艾柱、泡脚药包及艾绒衣物等一系列产品。
看似一堆不起眼的杂草,每年可为许河村集体增收1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庞留运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社经营范围包括蔬菜、谷物、花卉、水果、中草药种植及农副产品销售、互联网销售、低温仓储等,注册了“鲁善菏”商标,合作社60%的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间实现线上销售。
目前,单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组织流转土地近6万亩,以“企业 合作社 农户”运行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压茬种植经济作物,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莱河镇党委书记黄国伟说,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形式,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农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户受益。
为有效解决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租金保障问题,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单县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工作机制,引入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明确投保人为土地经营权流入方,被保险人为土地经营权流出方,保险金额按照土地经营权流转年租金确定,保费由流入方承担。
在保险期间内,土地经营权流入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支付租金义务,土地租金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承担,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建设示范片区
行政村聚合成“共富区”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高韦庄镇党建示范片区的“托牛所”,只见近千头黄牛有的津津有味地啃食草料,有的悠闲自在地晒太阳,有的深情依依地吮吸母乳……
2022年,高韦庄镇党建示范片区探索创新“共赢互利、自愿协商”的养殖产业发展模式,引导片区内肉牛养殖户“退村入所”。
模式之一:托管代养。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养殖户将自养的肉牛托管到“托牛所”,每年按收益的固定比例交纳固定设施投资费用,由“托牛所”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保险、统一销售、统一防疫,托管户可在手机视频上实时关注肉牛的生长状况。
模式之二:驻场自养。对于没有场地的养殖户,可以申请在“托牛所”内养殖,由“托牛所”提供免费的养殖设施、生活场所及水电,青储饲料仅收成本价。
模式三:自主认养。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可向“托牛所”申请认养肉牛,交纳认养费后由养牛场代为养殖,出栏时获得不低于每头牛3000元的收益。
“我带头在这里自养了32头肉牛,一早一晚来添加饲料,其余的事儿都由‘托牛所’的专人干,既省心又放心,风险降至最低,收入保证最高,一年纯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安庄村养牛大户张文海说。
“托养结合”模式既解决了养殖户养牛用地紧、资金缺、技术差、卖牛难、污染重等急难愁盼问题,又推动了养牛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合作社、养殖户、公司“三方共赢”。
高韦庄镇党委书记黄开敏说,“托牛所”精准解决了农户养牛无资金、无技术、无场地、污染重的难题,推动了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实现了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了村集体、合作社和群众增收。
片区内的安韩庄村、安庄村、老韦庄村、李子园村、仵袁庄村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托牛所”签订协议,流转土地2000余亩,为其提供青储饲料种植,“托牛所”给予合作社资金补贴,养殖粪便有机化处理后免费给予合作社作为肥料返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
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单县遵循“三相”原则,建设22个农村党建示范片区,涵盖22个乡镇(街道)、130个行政村、29万群众。
示范片区党委全部建立“1 5”组织体系,并建立规模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公共服务、返乡创业“五大专班”,实现片区内1372名干部统一调配,乡村振兴资金整合使用,党员活动日等党建活动统一开展,打造高效产业带23个,土地托管19万亩,片区活力显著增强。
精准筛选“示范村”,与相邻的“强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统一纳入片区党委,通过干部统筹调配、经费统筹使用、活动统筹开展、工作统筹考核等工作,实现片区内抱团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经营。
创建以来,示范片区内10个“强基村”实现晋位升级,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由144个上升到196个,50万元以上的村由8个上升到32个,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全县整合涉农资金7200万元,对示范片区内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每村每年拨付100万元,进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3年,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单县示范村,以点带面促整体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各乡镇(街道)统一规划,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发展青山羊养殖、中草药种植、羊肚菌培养等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建设产业基地26个,创造产值5.1亿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960万元。
李田楼镇党建示范片区辖5个行政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覆盖人口2800余户、8000余人。
按照“一心两路三区”发展思路,片区着力打造休闲观光、亲子游乐、科普研学、农耕采摘、团建拓展等一体化休闲农旅综合小镇。
围绕休闲农业、塌陷区综合治理、惠河沿岸景观风景带等优势资源,打造极具特色的冬枣种植基地、葡萄种植基地、罗汉参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园区,做好农旅结合文章,以农促旅,以旅助农,农旅共推乡村振兴。
阳光普照,红旗飘扬,跃动的绿色音符汇聚成丰收序曲,飘荡在希望无垠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文/图 记者 王富刚 通讯员 刘厚珉 杨滨州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