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新闻网 来源: 荷泽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3-12-17
小雪节气,曹县常乐集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民富、村美、产业强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近年来, 常乐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产业全面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科技助农兴农,打造振兴“希望田”
近日,在曹县常乐集镇宋庄村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张玉亮正在忙碌。看着长势良好的小麦,他打开了话匣子:“土地集中成片之前,机耕道很窄,有的农机下不了田,很多农活只能靠人力,经常误了农时。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过去,10个人干半个月的活儿,现在四五个人两天就干完了,效率大幅提高。”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采访中,张玉亮给出了最朴实的回答:过去1000个人干的活,现在10个人就能干完。在他们心目中,高标准农田已经是农业现代化的模样。
宋庄村位于常乐集镇驻地南1.5公里,全村435户,1378人,有耕地1729亩。从2016年起,张玉亮就流转了村里5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蔬果种植。在宋庄村党支部带动和引领下,目前,宋庄村蔬果种植已发展至上千亩,核心区面积达500亩,并带动附近村民1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育苗、播种、管理,到收割、仓储,农业生产力飞速发展。如今的农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农机和无人机。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常乐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武玉法说,目前,该镇按照“两轴三区”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北部以米常路为轴,打造青山羊产业区;东部以钟蔡路为轴,打造果蔬种植产业区;以镇驻地为中心,打造木材加工产业区,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生态宜居更宜业,乡村开出“幸福花”
“以前村里多是泥巴路,没有路灯,更没有绿化。现在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小花园,屋后绿化树,有空还能到村民文化广场跳跳舞,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谈到村里的变化,常乐集镇三邱店村村民郝福贵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和美乡村,三邱店村坚持“党员主导”与“群众主体”同向发力,通过“门前三包”、村规民约等,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实现“要村民改”向“村民要改”的转变。同时,积极开展“好婆媳”“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内在动力,共同维护良好的村庄环境,实现村庄全域美丽、持久美丽。
“三邱店村的蜕变是全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常乐集镇宣传委员李庆凯说,镇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首要任务,实施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截至目前,全镇按照一村一样式,建设各类花坛600多处、口袋公园26个,整治坑塘50余个,建设文化墙8000平方米,硬化广场10000平方米。
激发产业活力,乡村振兴“有底气”
产业兴旺,农民有奔头,乡村更有活力。
走进常乐集镇赵楼村的曹县凯振木业有限公司加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板材,一辆辆小货车穿行其间。在加工车间里,工人们在生产线上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只见投入机器的原木经过去皮、刨木等工序后,一张张板皮从机器端输送下来,伴随着丝丝微风,一股股自然清香的木材气味扑鼻而来。
“按件记工,一天能挣200元左右。虽然不多,但是很满意。”问起收入,正在厂子里面压制板材的村民赵华国告诉记者,主要工作是把林木原材料加工成不同规格的板材,月收入能达到6000元,离家近也不耽误农忙。
“从原木开始,加工成半成品板材,我们村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该公司负责人赵武杰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在村里只算中等,赵楼村20年前就从事板材加工,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板材加工专业村。
近年来,常乐集镇着力培植木材加工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把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促进农民增收,木材加工产业遍地开花。
“目前,全镇大大小小近300家木材加工企业、作坊,年产值达2亿多元。其中,规上企业10家。”常乐集镇党委书记李华鲁介绍,镇党委、政府为了加快木材加工业发展,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木材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集群发展,推进木材产业提档升级。同时,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该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镇里的饭店、超市、早餐摊点都非常红火。
记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