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绘就“大美马集”新画卷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01-02

image.png
郭庄美丽乡村一角
image.png
昌军医疗器械创业车间生产场景
image.png
梁堂村阳光玫瑰葡萄采摘基地丰收场景

党建引领、“善治”管理、产业融合、重点镇提升、宜居乡村建设……定陶区马集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三产融合”作为突破口,全面整合要素资源,统筹推进模式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镇域建设“全面开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  建立农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3月,马集镇确定梁堂、张圈、袁堂等10个村为试点村,成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确立“一区两链”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组织共建、产业共促、服务共享、社会共治,为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组织下,梁堂、袁堂、张圈、马街4个村,整合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成立合作社,在原有阳光玫瑰葡萄采摘园的基础上成立精品果蔬种植基地。合作社统一进行出苗定植、灌溉施肥、病虫防治、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建立了“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网对接”等稳定的销售模式。此外,还建设羊肚菌大棚8座、彩虹西瓜棚20座,种植秋葵100亩、蜜薯80亩,养殖蚂蟥40箱,实现村均增收30余万元。

为促进镇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马集镇从新型农业带头人培养、农业项目引进、土地流转等方面做足文章,流转土地4.2万亩,新成立相关合作社23家,打造“一村一品”村14个,乡土产品名品村6个,先后建设梁堂、袁堂、白菜王庄、五里长寨等特色农业种植区8处,较好地形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集群效应”。

产业振兴  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

12月26日,记者走进定陶区马集镇袁堂工业区昌军医疗器械创业车间,一排排整齐的工位映入眼帘,员工在熟练地组装着输液器,身后的成品堆积如山。

“我们的车间有1300多平方米,已注册为公司,销售额达140余万元,吸纳群众就业10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车间负责人晁美环说。

和昌军医疗器械创业车间一样,入驻袁堂村工业园的就有8家企业,它们的负责人大多是在外打拼多年、立志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

袁堂村原有60余亩工业用地,残存着10余家小散乱污企业和作坊。这些业主都是本村村民,租金要么以各种理由不交,要么交得非常少,形不成集体收入规模。镇村联合出台政策,将这些小散乱污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统一收回,重新筹建了创业车间和冷库,仅去年一年集体土地和车间租赁收入就增加60余万元。

近年来,马集镇出台了《关于盘活闲置土地建设创业车间的实施方案》,鼓励在外“能人”和在家“贤人”发展乡村产业,盘活闲置宅基地、“村头荒”、工业废旧厂房80余处,并对袁堂、马集、马街等工业园区的闲置厂房进行“腾笼换鸟”或嫁接,招引一批回报率高、产品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的企业落地,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指标的“瓶颈”制约问题。累计建成创业车间21座,增加就业岗位1000余个,推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马集镇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支撑,以纺织服装、医疗器械、三产融合、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链为基础,建立了袁堂、马集、中畅纺织和良匠木业等产业园区,形成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产业高地”,推动小微企业迅速发展,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

涵养文化  唱好乡风文明“主旋律”

12月25日,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前来兑奖的群众一字排开,挤满了宽敞的站室,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今天是兑奖日,我来换些毛巾、洗衣粉、垃圾袋等生活用品,现在村民都在倡导文明新风尚,俺也不能落后啊。”村民袁朝敬说。

为破解群众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认知不足,克服群众参与意识低、融入面不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袁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出“美德银行”积分管理制度,每周为群众赋分一次,评出先进点出后进,并张榜公布,每季度召开一次公开表彰大会。

前几日,村党委书记何茂军带领锣鼓队,将绣有“袁堂村好媳妇”的锦旗分别送到村民何梦洁、林秀娟、朱美兰、张维燕的娘家家中。这简约而隆重的仪式,让“娘家人”倍感自豪。截至目前,该村已有35人获得此项荣誉。

马集镇以袁堂村为“蓝本”,在39个行政村建立“文明积分超市”39处,开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讲156场次,并以“历史马集、人文马集、善爱马集”为背景创作宣传歌曲《幸福来接力》;同时,从功能室完善、积分管理、信用评定、宣传引导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让文化和美德新风走进千家万户,为群众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生态宜居  描绘美丽乡村“新图景”

12月27日,马集镇东西主干道双庆路两旁,百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利用冬植时机,栽种着白蜡、女贞、五角枫,标直、培土、踩实,干得热火朝天,他们忙碌的身影宛如一团团舞动的火焰。

“双庆路是干道,人车流量都很大,没有路灯、路肩窄、路面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通行的效率和安全,在党员和群众的建议下,我们积极实施‘双庆路改造提升’工程,种植绿化树2000余棵,修复路肩10公里,疏浚路边沟3公里,安装路灯500盏。”工程负责人、镇武装部部长康国涛说。

马集和力本屯是全镇最大的两个集市,道路两旁商铺林立,摊点多,但由于路灯失修、管网堵塞、绿植死亡等原因,原本整洁的街道变得凌乱和拥堵。为提升镇域形象,镇政府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对路灯、绿化带、地下管线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修建地下管网 2100米,安装路灯80盏,补栽绿化树木90棵,街容街貌大幅提升。

马集镇按照“一村一韵、一路一景”的模式,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融入路域改造和村庄提升之中,在路肩设置、绿植栽种、景观搭配等方面做好设计,把村庄的“乡愁”氛围和文化元素提升上来,以路为引、连景成片、全域提升,真正让“美丽乡村”串成线连成片。截至目前,全镇共打造“民俗村”“红色村”“历史村”“旅游村”等美丽宜居特色村20个。

为了让主题教育更有“温度”和“深度”,该镇广泛开展“察民意、访民情、对职责、见行动”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后,分解到各委办限期解决,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共收集建议152条,制定工作措施86项,为群众解决问题65件。

“我们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转化为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聚焦民生需求出真招,聚焦发展弱项出实策,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马集镇党委书记孔磊说。

文/图 通讯员 梁绍亭 记者 刘卫国

(本稿配图均为资料片)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