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仁德庵:一个无休止的人文符号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5-25

原仁德庵学校美术教师姚红的“仁德庵外貌”剪纸作品

□通讯员 刘厚珉

单县徐寨镇杜楼村名不见经传,但谈及仁德庵,却是一个历史人文符号的真实存在,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记忆犹新。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杜氏一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建有一幢楼房,故名杜楼。

仁德庵是一座古代佛寺。古言中的“庵”同“菴”,释义一为草屋,释义二为多是尼姑所居小寺庙。

很久以前,杜楼村东邻建起一座尼姑庵,落魄女子皈依佛祖,青灯黄卷,吃斋念佛,守望一片净土。

尼姑庵前有一条无名的宽阔河道,旦夕往来舟楫如梭,漕运十分发达,时常打破尼姑庵的宁静。

一天,一个名叫国泰的犯官,只身乘舟逃逸至此,担心被堵截,便弃船上岸,躲藏于尼姑庵中,惶惶不可终日。

国泰夙夜难眠,辗转反思,悔恨交加,遂在庵中一堵墙上题写了一首诗:“十年寒窗得一官,心存邪念把法犯。多行不义必自毙,怀仁德者方得安!”

不久,心有余悸的国泰丢下些许银两,不辞而行,从此销声匿迹。

国泰留在尼姑庵的“悔过诗”被香客发现,并传播开来,以此警示自己和后代为官清廉,方得久远。尼姑庵也由此名声大震,求佛问道者络绎不绝。

多年后,墙上的“悔过诗”的多数字迹逐渐模糊,唯有“仁”“德”“安”三个字清晰可辨,香客见此,感喟顿生,交口相传,当地百姓有感而发,把“安”换成“庵”,尼姑庵便被称为仁德庵,并流传下来。

清末民初,周边百姓捐资修缮扩建仁德庵,占地面积约10亩,新建大殿、侧殿、厢房、山门等30余间,重塑众多神像,绘制大幅壁画,立起龟碑,香火鼎盛,远近闻名。

每年三月三的仁德庵庙会,方圆百里的香客、行僧、商贾、游人纷至沓来,焚香、许愿、问道、易物、观览、乞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新中国成立前,因连年战乱,庙会萧条,逐渐消失。

1949年,当地政府将仁德庵内的神像拉倒,利用古寺建筑物,成立了仁德庵学校。10年后拆除大殿、山门等,增建校舍20多间,办学规模扩大。

20世纪90年代初,仁德庵学校再次扩建,古寺遗迹荡然无存。仁德庵学校被确定为全县重点中学,在校生近2000名,闻名遐迩。

不久,仁德庵学校更名为徐寨镇中学,延称数百年的仁德庵之谓,由此被尘封在历史人文档案里。

如今,许多中老年人常讲起“仁德庵的故事”,其中不乏一种情愫、一种乡愁。

在单县,尤其在教育界,仁德庵已经成为一个无休止的人文符号。

责任编辑:
荷泽小编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