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作者: 中国荷泽网 来源: 中国荷泽网 发表时间:2024-11-15
在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古老的织布机奏响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乐章。在这里,刘爱玉正专注地指导着妇女们织造鲁锦。她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引领着农村妇女织出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鲁锦,作为鲁西南农村家家都会的织布技艺,承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文化。1962年出生的刘爱玉,尽管儿时因病造成听力受损,但她却被鲁锦独特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所吸引。她的母亲是远近闻名的织锦能手,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刘爱玉从13岁就开始学习鲁锦织造技艺。凭借着对鲁锦的热爱,她不仅很快就掌握了技术要点和织造难点,还能别出心裁地织造鲁锦新纹样。17岁时,她织出的鲁锦在附近村落已小有名气,不少人前来求教织锦花样。
刘爱玉嫁到鄄城县旧城镇杨屯村后,并没有放下自己热爱的鲁锦织造。她开始带领村里的妇女们一同织造鲁锦,在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中,大家的织造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刘爱玉技艺高超,纺的线又细又匀,配线颜色亮丽。她不仅会提花,还会包花、砍花、打花,就连通经断纬这样的高难技法也使用得十分娴熟。2009年,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邀请她担任鲁锦织造技师。从此,她的织造技艺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鲁锦织造技艺研发,积极打造适用于现代生活的鲁锦新产品。刘爱玉身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积极收农村妇女为徒,教授她们织锦技术。这一举措,既传承了鲁锦织造技艺,让这项珍贵的非遗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又带动众多妇女加入鲁锦织造行列,为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切实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收入。此外,刘爱玉还到济南、成都等地的特种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担任织锦教师,带领学生从事鲁锦技艺的学习和研究,为鲁锦织造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她还多次参加国家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展示鲁锦织造技艺,受到广大观众好评。
在传承的道路上,刘爱玉在汲取传统织造技法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她采用苎麻、羊毛、羊绒等天然材质和棉纱结合,根据不同材质的特有质感,织造鲁锦围巾、靠枕、桌旗、床旗、餐垫、香包等鲁锦新品。这些新品在丰富产品品种的同时,也扩大了市场销售的范围,受到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更使技艺传承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如今,公司产品涵盖5大类,拥有100多个花色品种,拥有一支26人的专业团队,其中还安置了6名残疾人,充分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今年,公司获评我市残疾人“文创工坊”,刘爱玉作为重要领办人,她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能手”、菏泽市首批乡土文艺人才“民间织锦艺术家”“山东省乡村之星”“鄄城工匠”等荣誉称号。她织造的产品多次荣获全国金、银奖项。
刘爱玉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守护着鲁锦这一古老的技艺。在她的引领下,鲁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继续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记者 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