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小编 来源: 荷泽小编 发表时间:2024-04-11
四月的菏泽生机盎然,牡丹竞相绽放,整座城市成了花的海洋。
迎着和煦的春风,菏泽城区一处居民小院内的100多棵“陪嫁牡丹”次第绽放。一对百岁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精心呵护,子孙三代接力传承,将这些“陪嫁牡丹”视为传家宝。
4月8日,记者走进这处居民小院,了解“陪嫁牡丹”背后的故事。
“陪嫁牡丹”开枝散叶
醉人的春风携着一声清脆的鸟鸣,荡漾起四月的灵韵,打开春天的曼妙。
4月8日,在市区中华路附近的一处院落里,97岁的李建生、100岁的李进华,看着满院牡丹次第绽放、繁花似锦,高兴得合不拢嘴。
“紫二乔、粉二乔、花二乔、乌龙捧盛、贵妃醉酒都已开放,你看,有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多漂亮啊!”74岁的李洪岭对记者说,“我小时候,母亲常问我:咱一院子的牡丹,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便问她这些牡丹的来历,母亲每次都一脸骄傲地对我说,这是她的嫁妆。”
李洪岭是李建生、李进华的大儿子。
李进华老人出生于牡丹世家。“母亲家世代都是种牡丹的。当年我姥姥出嫁时,她父亲就给她陪嫁了很多牡丹。我母亲结婚时,我姥爷就从姥姥陪嫁的牡丹里嫁接了一部分新苗。这些牡丹开始栽种在我家的自留地里,1969年移栽到现在这个院子里。每年花开时节,满院飘香。”李洪岭说。
“我们家世代栽种牡丹,老人‘下广’催花赚了很多钱。以防被盗,老人把真元宝埋在地下,假元宝放在柜子里。”说起这些牡丹的来历,李进华老人高兴地回忆起她娘家的“牡丹经”。
多年来,通过嫁接、增植,“陪嫁牡丹”不断开枝散叶,目前总数达到100多棵。
守护牡丹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
“两位老人每天侍弄花、散步、聊天,这些牡丹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李洪岭对记者说,“随着城市拆迁,大家都上楼了,我们也想把他们接到楼上居住,以便照料。但是,两位老人舍不得精心培养的牡丹,只想留在院子里与牡丹做伴。也有人出高价收购这些牡丹,但母亲说守了一辈子的牡丹怎么都不会卖。”
“几十年了,在母亲的指导下,我也从牡丹管理的‘门外汉’变成半个牡丹专家。从每次看他们修剪牡丹,变为我在母亲的指导下侍弄牡丹。”李洪岭说,“母亲把这些牡丹当做孩子照顾,修剪牡丹时都小心翼翼的。我照顾牡丹只要稍微不注意,或把枝条弄折了,母亲就心疼地训斥我,并亲自接手。”
祖孙三代接力守护牡丹
“开始时,我跟着母亲学习一些简单的牡丹栽培知识,后来联系了一些牡丹专家,从培育、施肥、浇水等开始学习。”李洪岭说。
为给牡丹增加养分,李洪岭买来黄豆,煮熟、发酵、晾晒,作为肥料撒到牡丹田里。
在李进华的影响下,不止李洪岭,还有她的孙女李莹也特别喜爱牡丹。
“小时候,女儿就缠着她奶奶讲牡丹的故事,花开的时候总嚷嚷着要去看牡丹、吃牡丹。现在,她会和我一起照顾这些牡丹。等我以后照顾不动了,也会有女儿继续守护满院的牡丹。”李洪岭告诉记者。
据李洪岭介绍,院内有紫二乔、花二乔、乌龙捧盛、青龙卧墨池等20余个牡丹品种,因为院内温度比大田温度高,每年都早一周开花。
每年4月牡丹花开时节,就可以看到满院绽放的牡丹花,各色各样目不暇接。这时候,李洪岭一家就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赏牡丹,这是菏泽人骨子里对牡丹的热爱。
“今天早饭,两位老人每人吃了一个大鹅蛋,喝了一碗粥。他们饭量都挺好,加上心态平和、待人和蔼可亲,身体都很健康。”李洪岭的妻子、76岁的何久玲说,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如同“陪嫁牡丹”开枝散叶,两位老人的大家庭如今已子孙满堂,每个人都事业有成。
何久玲还透露,两位老人喜欢吃花生、苹果、坚果、瓜子、香蕉等零食。
春风和煦,两位老人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携手徜徉牡丹花海,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文/图 记者 姜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