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边 大堤旁 文化苑中历史藏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11

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黄河在东明县境内绵延76公里,带来了面积317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占山东省滩区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滔滔黄河流经东明县,哺育着一方百姓,同时,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黄河水患,也曾给这里带来过深重的灾难。

东明县高村险工处于黄河河道号称“豆腐腰”的河段,也是黄河下游从游荡性的宽浅河道转为窄河道的过渡段的下端。每逢汛期,水流湍急,主流游荡多变,极易形成横河、斜河,造成水流直冲大堤的危险。又由于堤身土质差,渗水性强,如同豆腐一样松软,在1855--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溢200余次,其中一半决口发生在此段,因此被叫做“豆腐腰”。黄河河水在这里集中,并不断冲刷堤坝,形成险要的地势。

1948年6月,高村附近险工陆续出现险情。当时的东明县刚刚解放,当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展开抢险战斗。在这一过程中,盘踞在菏泽城的国民党部队不断出动地面武装及飞机,针对大坝抢险进行袭扰,阴谋破坏工程开展。面对凶残的敌人,手无寸铁的抢险员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一度形成“敌来我撤,敌走我抢”的施工局面。

7月底,人民解放军驱逐了盘踞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大坝抢险随之全面复工。8月,黄河河水猛涨,形势加速严峻。冀鲁豫行署和黄委会决定,除原计划100万公斤柳料之外,再增加秸料300万公斤及木桩麻便若干,并紧急调动附近人员力量,奔赴高村抢险。经过连日奋战,至8月底,共修坝12道,护沿堤21段,黄河险情开始转危为安。

黄河高村抢险,不仅保卫了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更在淮海战役中极具战略意义。1992年10月,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落成,2002年,在东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东明黄河河务部门以“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为主体,建成了面积约20亩的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

在文化苑中,有两条碑廊隐藏在绿树掩映之中,分别收藏保护了现代及历史治黄石碑。其中,治黄历史碑廊内的石碑从沿黄各地收集而来,包含了帝尧时期、战国、唐、宋、元、明、清等时期。“咱们文化苑收集了大大小小的碑刻有30余统,其中禹王碑是1893年临摹而成的,碑文共77字,字体为蝌蚪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历史事迹。目前像这样的碑刻在黄河流域仅有三统,它是记述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东明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李永波介绍道,经过多年的保护及建设,2011年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被命名为东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12月被评为首批山东黄河文化示范点,当前,这里已经成为集黄河文化展示、红色教育、党员教育为一体的景观园林。 

责任编辑:
荷泽日报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