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与牡丹共美 与世界同梦

中国荷泽网 社会新闻 2025-04-16 09:33 牡丹 菏泽 黄河  

沿黄省(区)社科院“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研究正式启动

“云上花开 共叙情缘”牡丹主题海媒矩阵正式上线

向驻华外交官赠送文创卷轴

□记者 武霈

春日的菏泽,万亩牡丹竞放,姹紫嫣红间涌动着一座城市的千年文脉。

在这牡丹争艳、芬芳满城的美好时节,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在菏泽会盟台会议中心盛大启幕。本次论坛以“黄河天上来 牡丹为你开”为主题,以河为脉、以花为媒,通过深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交流互鉴,让世界了解黄河文化,爱上中国牡丹。来自多个国家的文化学者、园艺专家、国际友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牡丹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挖掘一朵花的文明对话价值。

传播牡丹文化,世界绽放和平美好的幸福之花

文化因交流而绚烂,文明因互鉴而繁荣。

菏泽牡丹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明与自然共生的史诗。

自隋唐时期开始,菏泽人便以黄河冲积平原的沃土为画布,以牡丹为笔墨,书写着“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传奇。今天的菏泽,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牡丹品种,培育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80%,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85%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菏泽牡丹不仅花色繁多、花型各异,更以其独特的风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爱花之人。

正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所说,“从古至今,世界各国文明不约而同地将花作为美好的象征。发祥于黄河流域的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风姿,展现了幸福美好的盛世气象和高风亮节的君子品格,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的确如此,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久远的交往历程中,牡丹很早就成为各国感知中华文化、理解中国精神的窗口。

公元8世纪的唐朝,牡丹便随空海和尚东渡日本,在当地得名“唐狮子”。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延伸,以刺绣、瓷器等为载体,牡丹的形象传入日本、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成为许多国外文学家、艺术家的灵感来源,被描述为“财富与荣誉之花”。比如,荷兰画家梵高在画作《牡丹花瓶》中以明亮的色彩表现了牡丹花的自然之美和蓬勃的生命力;美国作家赛珍珠将牡丹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创作了同名小说《牡丹》;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创作了数百幅牡丹画作,以风格鲜明的笔触展现牡丹仁和宽博的气度和风姿。

赏一城牡丹,品一花味道。牡丹,这一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在菏泽的推动下,已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菏泽策划发起“牡丹出海”计划,在荷兰、日本、韩国设立牡丹节会海外分会场,在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泰国等地建设海外牡丹园,浪漫的“牡丹之约”火爆出圈;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巴西等成立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美学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牡丹文化展”频频上演;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菏泽工笔牡丹画精彩亮相;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等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不仅把牡丹的绚丽多姿展现给了世界,进一步加深了中外文化的友谊,更把“菏泽牡丹”这一名片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的“美丽特使”。

“这是我第一次来菏泽,很高兴在牡丹盛开的时节到这里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和魅力。我来自北欧,因气候和环境的原因,我们那里种植牡丹较少,但在一些节日,我们也佩戴花环。在曹州牡丹园里,我佩戴了牡丹花环,这让我想到了家乡,引起了共鸣。在繁荣世界文明的进程中,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外籍专家安泽说。

讲好黄河故事,绽放融通互鉴的文明之花

牡丹沿黄入海,文化香飘世界。这场以花为媒的盛会,既是对牡丹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创新表达,也是“黄河文化出海”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仅孕育了古老伟大的中华文明,也润泽着菏泽这片土地,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黄河文化与牡丹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菏泽,每一朵牡丹根系里,都流淌着黄河的基因密码。

观一条大河,抒一腔豪情。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黄河文化牡丹文化的国际传播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创新思维,搭建起中国连接世界的“牡丹桥”。“黄河的故事,与亿万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见证了人类的坚韧、智慧与天人合一。同样,牡丹以其绚丽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美丽、繁荣和文化自豪感。两者共同代表中国文化遗产的永恒传承及其不断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向世界分享黄河故事、牡丹故事,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语境的新形式和表达方式中。

为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传播好牡丹文化,论坛期间,“云上花开 共叙情缘”牡丹主题海媒矩阵正式上线,沿黄省(区)社科院“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研究正式启动。

推动产业融合,绽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花

除了文化传播,牡丹产业的发展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点。

菏泽牡丹目前已形成集种植、加工、商贸、文旅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11大类260余种,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黄河儿女对牡丹的发现与利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璀璨结晶,也是代代传承的生动体现。尤其是在科技的持续助力下,牡丹产业不断突破,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表示。

黄河润国色,美美共天香。在菏泽,牡丹与黄河有着最美好的相遇,共同演绎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与瑰丽。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正通过国际传播,不断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产业的繁荣景象,也书写了东西方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4131.html

加载中~

荷泽市窗

统计代码 |

合作联系QQ: | 10613862

Copyright © 2024 菏泽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