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市农科院南繁季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荷泽网 社会新闻 2025-04-15 03:05 玉米 农科院 工作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仝志华)近日,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南繁基地的本季南繁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自去年11月起,该所技术人员奔赴海南,投身于紧张的育种工作,历经数月的辛勤耕耘,如今各项任务均按计划顺利收官。

在本次南繁工作中,科研人员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成功完成南繁育种材料套袋授粉、小组合组配、参试品种繁育和基础材料组配等工作,收获自交果穗3万余个,组配小组合2600余份,繁育参试大组合12个,繁育多点异地鉴定组合46个,繁育单行品比组合103个,组配基础材料100余份。

同时,市农科院积极探索开拓生物育种领域,在玉米转基因品种选育方面取得进展。该所与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紧密对接,针对院内玉米骨干自交系开展玉米转基因育种工作。在海南繁育基地,完成Y77♀/PH6WC-DBN9936(抗虫+耐草甘膦)、Y77♀/PH6WC-DBN3601T(抗虫+耐草甘膦+耐草铵膦)等多个组合的回交转育,并已收获共计151个果穗。回到菏泽后,科研人员将再次进行除草剂验证和回交转育。此外,南繁期间新组配的CY1280641(菏玉1907♀)/PH6WC-DBN9936(抗虫+耐草甘膦)、5138251-1-4/PH4CV-DBN9936(抗虫+耐草甘膦),收获24个果穗,后续同样将在山东进行除草剂验证和回交转育。

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曹凤格介绍,海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为玉米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期间,科研人员在此开展南繁工作,一年可繁育2至3代玉米,大大加速了育种进程。自2008年市农科院开展南繁工作以来,玉米研究所技术人员坚持南繁北育,奔波于两地,先后选育出32个自交系,培育出9个玉米品种,其中“菏玉127”推广面积近300万亩。

面对玉米生长季节高温热害和锈病常态化的挑战,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目前正全力开展耐热抗锈病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其中“菏玉2206”已被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推荐参加2025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试。科研人员在育种过程中克服了诸多困难,由于育种试验多为纯手工操作,机械化难以介入,尤其在玉米开花散粉期,科研人员需长时间守在地里,精确记录数据,还时常面临被玉米叶片划伤的风险。春节期间,正值授粉关键时期,科研人员往往坚守岗位,只能通过视频与家人团聚。

市农科院在南繁工作中的持续努力和创新实践,为我国种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4133.html

加载中~

荷泽市窗

统计代码 |

合作联系QQ: | 10613862

Copyright © 2024 菏泽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