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深度报道 > 正文
作者: 中国荷泽网 来源: 中国荷泽网 发表时间:2024-05-25
陈素景是曹州李派面塑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品《白蛇传》《钟馗嫁妹》《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霸王别姬》《红色娘子军》《新疆丰收舞》《农村三姐妹》《杨家将》以及红楼梦人物等大批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区级金银铜奖,并被市档案馆、方志馆、国花馆及山东艺术学院等单位收藏。
5月13日,记者来到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面塑传承人陈素景家里,一株株色彩艳丽的牡丹花面塑映入眼帘。“这些牡丹面塑作品,不仅可观赏,而且可食用。”陈素景说,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她翻阅了大量关于牡丹的书籍,选用了优质的小麦面粉、天然色素以及可食用胶水等材料,经过精心调配,又将面塑工艺与烹饪技巧相结合,最终研究出了这件兼具观赏与食用一体化的“面塑牡丹”。同时,她还采用特殊的保湿技术,可以让“面塑牡丹”在长时间的展览下保持原有的色泽。
除了牡丹花,客厅四周一排排架子和桌子上还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面塑,憨态可掬的小动物、个性十足的卡通人物、仙气飘飘的神话人物……一件件面塑作品惟妙惟肖、令人惊艳。
记者注意到,沙发上摆满了各色的面团袋子。“以前制作面团是把白面和糯米粉混合,加入甘油、蜂蜜,用温水和成面团,饧上半小时后,放入锅中蒸半小时,出锅后用甘油加颜色把面团揉匀,加入防腐剂。以前得提前一天做,现在面团可以买现成的,方便了不少。”陈素景拿起一袋面团边揉边说。
受非遗文化独特魅力影响,面塑艺术吸引了许多人到穆李村学习。“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老一辈把这个手艺传下来了,咱们也得继续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一直教。我愿意为非遗传承事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据陈素景介绍,截至目前,跟她学艺的大约有200多人,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吉林、郑州、南昌、青岛等外地城市,有退休老人,也有刚刚毕业的青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门技艺,在搞创作、参展会之余,陈素景还把创作舞台搬到了校园、文化馆等地,让面塑文化走进更多人视野。
文/图 记者 孔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