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清明时节,正是海棠花季
李清照感叹芳菲易逝
这里却有一朵永不凋零的“海棠”
今天,一起认识
清乾隆白玉海棠式花插
乾隆的高级审美
藏在这件白玉花插里!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红楼梦》里薛宝钗咏海棠的这句诗
仿佛是为这对花插量身定制
以顶级和田白玉雕琢
玉质温润如凝脂
从上往下看,如海棠初绽
从侧面看,又如花枝般纤细
最绝的是花插的颜色
玉器表面泛着淡淡黄斑
像海棠花蕊般娇嫩
又似晨露未晞
这种“烤色”工艺
本是清代匠人为遮掩玉料瑕疵的妙招
却意外赋予整件器物新的韵味
试想紫禁城的某个春日
乾隆批奏折时抬眼一瞥
案头白玉花插与窗外海棠虚实交错
“一器成春”的雅趣扑面而来
谁说乾隆只有“农家乐审美”?
这波高级操作
妥妥拿捏了中式极简美学!
一朵海棠半部诗
白玉花插里的千年文脉
若论“花中顶流”
海棠当之无愧
早在先秦,《诗经》便以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木桃”即蔷薇科木瓜属的海棠)
将海棠化作定情信物
写尽先秦人的浪漫~
唐宋文人的笔墨
更让海棠艳冠群芳
唐代贾耽誉其为“花中神仙”
苏轼秉烛夜探,写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李清照为“花期焦虑”,感叹: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引得后世竞相模仿百年
《全宋词》中海棠意象出现369次
不愧是文人心中的“白月光”
△拙政园海棠春坞
及至明清,海棠已深植雅士生活
苏州拙政园专筑“海棠春坞”
卵石铺地暗藏花瓣纹样
曹雪芹于《红楼梦》中设海棠诗社
将海棠与文学创作深度绑定
这对白玉海棠式花插
正是古人千年风雅的凝结
海棠艳极却清香不争
白玉无瑕似君子慎独
玉棠相映,暗喻“玉堂富贵”之愿
当你凝望这件白玉花插
眼中流转的不仅是玉的温润
还有《诗经》里的木桃之约
唐宋诗文里的花雨
与曹雪芹笔下未写完的春天
三千年光阴流转,唯海棠依旧
古迹寻春
全国春日海棠打卡地图
清明时节,正值海棠花季
送你一份踏青攻略
一键收藏春日浪漫
北京·故宫文华殿
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初为太子理政之所
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重建
现为故宫书画展览馆
如今殿前海棠依旧
红墙金瓦衬着粉色花海
随手一拍都是春日大片~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依托元代城墙遗址
是北京城区内规模最大的海棠林
种植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
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
古城墙残垣与花海同框
别有一番韵味~
北京·恭王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见证了清朝的兴衰
春日恭王府内
西府海棠、玉兰、丁香同时绽放
“海棠雅集”如约而至
快来感受这满满的春日仪式感吧~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
大明宫始建于贞观八年(634年)
初为唐太宗修建的避暑夏宫
唐高宗即位后扩建并迁居于此
唐末毁于战乱
2010年大明宫遗址公园开放
垂丝海棠掩映残垣
花影间盛唐风华依稀可触
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
南京·瞻园
瞻园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府邸花园
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
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
在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
园中百年海棠与太湖石、回廊交叠
尽显江南婉约之美~
扬州·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取陶渊明“寄傲舒啸”之境
园中深藏“四绝”
△复道回廊、水心亭、花窗、片石山房
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垂丝海棠掩映楼廊间
一步一景,一窗一韵
尽显中国园林“咫尺乾坤”的巧思
苏州·拙政园
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退隐苏州
邀吴门才子文徵明共创此园
园名取自《闲居赋》“拙者之为政”
寄寓超脱宦海、归隐林泉之志
文徵明以书画造境
园中“海棠春坞”独步江南
堪称写意园林美学范本
杭州·慧因高丽寺
这座寺庙始建于公元927年
因高丽国王子曾来求法而得名
寺庙整体保留着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
朱红门窗、黄墙黛瓦
与垂丝海棠相映成趣
适合避开人潮静享春色~
出行提示:
花期受温度影响大
出发前记得查景区实时播报!
这个清明
选一处心仪之地踏青访古
去古迹淋一场海棠花雨
千万别错过这场穿越千年的浪漫花事~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峰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林琳
技术丨李照瑞
审校丨朱冬梅 赵军慧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东莞市博物馆 总台广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图源丨视觉中国、杭州文广旅游发布、南京日报、小红书网友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wenyuxinwen/2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