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县区新闻 > 正文
作者: 荷泽新闻网 来源: 荷泽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3-12-17
牡丹区大黄集镇文化站站长张静冬,30多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砥砺前行、积极进取,扎实推动本镇乡村文化全面振兴,把正能量写满乡野大地。
执着,根除乡村文化乏力
大黄集镇是牡丹区的“南大门”,地处4县6镇交界处。80年代初,农村实现生产责任制,文化遭遇了少有的冷落,仅有的几个文化社团被迫解散,农村文化成为一片空白。
在这个时侯,张静冬担任了镇文化站站长,接手时只有一枚公章和一本文化演出审批单。面对如此窘迫的文化,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富而思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应该缺少先进文化的滋润!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农村文化繁荣起来。从此,他一干就是35年,用热爱和执着,根除了偏僻乡村的文化乏力,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首先登门拜访既有文化剧社,并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解决经费问题,很快几家剧社恢复了演出,悠扬的旋律又飘荡在乡村大地。
在此基础上,他对繁荣乡村文化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打出了一连串填补文化空白的组合拳,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发展之中。
他以文化站的名义创建了“大黄集镇舞蹈协会,”同时创建了“大黄集文化”和“大黄集镇歌舞协会”QQ群和微信群,申请了“静冬雪飘”搜狐视频空间。全镇有1300多人根据自己喜好所长,分别加入到“三个群”。在全镇53个村组建了60多支秧歌、舞蹈、腰鼓、扇子等舞蹈队和由100多个“戏迷”组成的庄户剧团。
队伍建起来了,业务培训成为最现实的问题。为此,他四处邀请歌舞老师前来培训文化骨干。
2016年元宵节前夕,他趁着年味还未散尽,请来了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徐锦宇来传授舞蹈知识。张静冬忙个不停,上午11点多学员突然看不到他了,就打他电话。他回话说有点事,很快就过来。这半个多小时,他在路边饭店买了点饭,回家给行动不便、年近90岁的母亲送饭去了。几年后姐姐知道了这个事,强烈责怪他“为啥不叫我来?”。
2018年,张静冬发起了“文化班车四季行”惠民工程。全镇的文化队伍中,有200多人请求参与“文化班车四季行”演出活动。
张静冬根据文化的发展和本镇实际,创作了弘扬正能量的《祖国洒满金太阳》等4个歌伴舞节目和一个二夹弦小戏曲《我是幸福的中国人》。
为了实现再写先进典型的愿望,他三下开封、郑州、兰考,采访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创作了歌颂焦裕禄精神的大型现代戏剧本《不朽的焦桐》,并成功公开上演,丰富了乡土文化的内涵。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镇文化大赛,有效带动了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目前,每到夜晚或者农闲时节,各村文化队伍敲锣打鼓,气氛热烈。从此,农村不再寂寞,文化不再乏力,人们的心灵也不再空虚。
创新,提升乡村文化活力
进入新世纪,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着更多的追求和期盼。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也夹杂着一些陈规陋习。多年来,张静冬认真审视新农村发展趋势,用创新的思维,把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
为改变婚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张静冬创新了“文化道贺”“歌舞婚礼”“文化哀思”新风俗,助推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
“文化道贺”“歌舞婚礼”“文化哀思”就是从群众的愿望出发,把歌舞、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送到当事人家中,为现场营造喜庆气氛。沙沃李村赵广高的儿子去年“五一”节结婚,老赵早就打好了大办一场的谱。张静冬得知后,主动登门把镇里的文化道贺向他推荐。老赵欣然接受,将准备的16辆小车迎亲队改成秧歌队迎亲,即热闹又节省开支。
2022年,为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他发起了“5 10文化圈”系列活动,以政府的名义要求全镇形成村级“5分钟文化圈”“镇级10分钟文化圈”。村“5分钟文化圈”无论是演出还是观看,大多步行5分钟就能赶到。镇“10分钟文化圈”文化队伍到镇里献节目,最多10分钟车程就能抵达。
“蹭大戏台,壮歌舞胆。”这是张静冬发展文化事业的又一尝试。一次,安东村负责人找到他商量村里准备为庙会唱戏的事。当时他突发奇想说,开戏那天让你村的舞蹈队上台跳个舞怎么样?张静冬这个建议得到村干部和剧社的认可。群众在看戏的同时还能看到现代舞蹈。之后,凡有戏台,总少不了歌舞的参与,深受戏迷欢迎。
一项项文化创新,有效提升了乡村文化的活力。文化也走进了百姓心田。
2020年,张老庄村80岁的光棍汉张遂志找到张静冬,他要自己花钱在家门口搭台唱几天大戏,以这样的方式庆贺自己的生日。张遂志没有一个亲人,政府给他办了供养,成了吃不愁、穿不愁的幸福老人,几十年积攒的钱也没处花,于是就产生了唱戏的想法,以这种方式感谢共产党的厚爱。在张静冬的协调运作下,老人如愿以偿。
奉献,增强乡村文化实力
做任何工作都一样,唯有付出、奉献、吃苦,才有收获。30多年来,张 静冬在乡镇文化站这个岗位上,凭着奉献、付出和吃苦耐劳,做强了乡村文化的实力。
1990年,为了演好区里安排的一个节目,半个月里他多次到两个村庄进行指导彩排。有一次下班后他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到湾杨去看排练,回来时把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竹编座位里。当时乡下全是土路,走着走着孩子哇哇叫起来。下车一看,孩子的脚后跟伸到了后轮的车条间。他把小脚拽出来发现,脚后跟被刮去了一块肉。他掏出手绢进行了包扎止血后,一手把孩子揽在怀里,一手掌握着车把蹬到家。至今提起这件事,他还惭愧不已。
张静冬还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担任多家媒体“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只要发现新闻线索,再苦再累、再热再冷他也要把稿件采写出来。他采写的带有乡土气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边人、身边事,成为支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也成为农民朋友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2年7月26日上午下班后张静冬在镇餐厅吃饭时,无意听到一个同事说起两小时前在本镇杨湖村前的东鱼河节制匣发生了一起溺水事件,这顿时激起了他的新闻欲望。他放下碗筷就去拨打114,查询获救者村庄曹县桃源集镇倪寨村党支部书记电话。取得联系后,他骑摩托车飞快赶到,与被救的两个人、死者父母见面,做了采访。
事件是随父母在桃源集镇打工定居的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16岁男孩段传进,与伙伴在河里洗澡时,为了救同伴溺水身亡。完成采访回到家天色已黑,他很快形成初稿,与牡丹晚报社取得联系。第二天报纸头条对这一舍己救人事件给与报道。为了深挖英雄的成长过程,他又去孩子家乡陕西省,在商洛秦岭山里人家住了7个昼夜深入采访,撰写了《英雄今生方少年》《红艳艳的山丹丹》长篇通讯。《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少年英雄被菏泽市评为见义勇为模范和陕西英雄。商洛市镇安县发起了向英雄段传进学习活动。
30多年来,他用镜头与笔头,记录下了当地有报道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字、图片3000多篇;摄制文化活动和各类群体生活等记录片700多部,这些片子有的被上级电视台采用,有的被作为宣传教育片推广,还有的被当成了微电影播放。多篇作品被国家、省、市媒体采用。如《智取公爹》《建设新农村的热心人》《婆媳情》等20多篇作品在全国农民读书、第十一届全运会、《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众日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奖。他撰写的论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乡村振兴》在《乡镇论坛》发表, 采写的新闻人物,1人被为评为“陕西英雄”、3人被评为“山东好人”、3人被评为“菏泽市道德模范”、40多人被评为区级“四德模范”。
2020年,鲁南高铁开建,铁路纵跨大黄集镇10余公里。他认为这是偏僻乡村走进新时代的一幅美丽画卷,消息激活了他的灵感。他用两年的时间,实地采拍了高铁建设和通车全过程,相继创作了歌曲《振兴的声音传北京》《高铁道旁是家乡》等诗歌。这些作品赋上曲子后进行了公演。歌词《高铁从我家乡过》在菏泽市“话时代 颂党恩”歌词征集活动中获奖。
古人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已年届60岁的张静冬,用半生时光挥舞笔墨、不辞艰辛,做实做大做强了一项振兴本镇乡村文化的事业,也因此,大黄集镇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牡丹区文化强镇”。他本人多次被市、区党委评为“思想宣传文化”先进个人。
通讯员 李春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