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4-10-01
今天上午,我市“改革赋能 创新增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郭庆东,市科技局局长王冠坤,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辉,市商务局副局长曹先银共同介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为我们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菏泽市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锚定“后来居上”总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菏泽篇章。今天,我们组织召开“改革赋能 创新增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特别邀请到: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郭庆东先生,市科技局局长王冠坤先生,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辉先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先银先生,请他们共同为大家介绍菏泽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媒体驻菏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请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副主任郭庆东同志介绍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情况。
郭庆东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菏泽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也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菏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关情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对菏泽工作作出四个方面重要指示,第一条就是“坚决推进改革,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指示菏泽“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十多年来,市委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创新建立“改革 ”系统集成推进机制,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6大领域2000余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2013年至2023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从2075亿元、159.3亿元增长到4464亿元、316.5亿元,双双翻了一番,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今年以来,市委谋划实施218项重点改革任务,形成了43项制度性创新成果,28项典型经验被推至中央改革办,赋能菏泽上半年有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3位。
一、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一是加快构建“工业强市”支撑体系。以“亩均效益”改革为导向,完善“链长制”推进机制,聚力打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等10条重点产业链。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医药港,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一港四园”协同发展格局;紧盯产业新风口、新赛道,探索新能源龙头企业引育新模式,集聚了龙蟠科技、厦门海辰、江苏超电等一批龙头型项目,在储能、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健全“千项技改、千企转型”机制,装备制造、木材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二是健全完善投资消费拉动机制。规范招商引资制度体系,更加注重精准、链式招商,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同志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商19次,新签约过亿元项目288个,总投资1403亿元。完善支持服务消费政策体系和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举办促消费活动60余场,集中释放消费需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三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探索离岸创新中心等新模式,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评估中,菏泽居全国65个试点市第14位,成功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二、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扩大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菏泽四省交界、四通八达区位优势,聚力打造山东向西开放桥头堡。成功获批鲁西新区,菏泽第一次与省内发达市一样,争取到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同等机遇,第一次在争取先进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制定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保障体系,机场、高铁、高速、内河航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创新牡丹节会办会模式,融合举办世界牡丹大会和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同期举办牡丹国际传播论坛,邀请海外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等深入参与,进一步提升“中国牡丹之都”国际影响力。深化外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推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今年上半年,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跃居全国第26位、全省第2位;全市实现出口157.3亿元、增长15.6%。
三、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奏响了优化营商环境“三步曲”。第一步,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各级领导“一对一”包保,专班推进,保姆式服务,开展市县领导干部遍访规上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第二步,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累计受理企业诉求7.4万件,问题解决率、满意率均达99%以上。第三步,对全部市场主体和市民,开展“三亮”专题行动,累计接受评价1100余万件,对“不满意”干部及时约谈、调整,推动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今年,又创新出台实施《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是全省首部在人代会上审议通过的有关条例,从立法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努力,菏泽营商环境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可网办率、“一窗受理”率分别提升至98%、100%,叫响了“菏心意”政务服务品牌;法治环境更加公正,“不罚”“轻罚”机制更加健全,“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中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破除。国内知名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评估显示,2018年至2023年,有1130家企业由省外迁入菏泽、居全省第1位;民企净流入752家,居全省第2位、全国第17位;菏泽居“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城市活力榜”第47位。
四、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方面,大力提升各项民生事业水平。围绕就业优先,完善强产业、保企业、扶创业、优就业“四业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围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总结推广成武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经验,努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央视《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栏目给予专门报道;成功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立医院菏泽医院、省肿瘤医院菏泽分院先后挂牌运行。围绕健全社保体系,在全国首创“手机视频办医保”模式,有效满足150万外出务工人员参保服务需求,被中宣部列为典型案例;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系列制度,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救助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入选全国首批工作试点。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党建引领、前瞻规划、整体嵌入”的社区服务模式,嵌入“党群服务+养老医疗 托幼 社区配餐 超市 银行”等多种服务,打造多元共治共享格局,为城市社区治理开辟了新思路。创新建立书记市长交办单、环境质量预警约谈等办法,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去年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均居全省第1位。
五、坚持以改革的办法提振广大干部精气神。制定实施《市委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明确锻造六种作风、提升六种能力、强化八种保障,构建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组织部分干部到发达地市跟岗锻炼,创新开展年轻干部“擂台比武”,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健全干部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工作机制,有效保护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努力,提能力、转作风、争一流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广大党员干部在“7·5龙卷风”、牡丹节会等大仗硬仗中挺膺担当,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优良作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市委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系统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是紧扣主题抓改革。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主线,聚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锚定实现后来居上目标,谋深谋实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菏泽篇章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二是聚力发展抓改革。围绕打造鲁西崛起增长极、四省交界中心城、向西开放桥头堡、黄河文化新高地“四个定位”,深入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改革开放攻坚、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扩容提质、民生福祉增进、文化品牌塑成“六大工程”,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国资国企、营商环境、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是站稳立场抓改革。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系统集成抓改革。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加强制度创新、衔接配套,不断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别是,对于经济、法治、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坚持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切实增强改革综合效应,奋力开创菏泽改革事业新局面。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大众日报记者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请问我市是如何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
张辉
下面,我结合发改委的职能,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相关的主要工作。
在国有企业发展方面:一是推动国有经济向重点产业布局。支持国企通过入股等形式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在风电领域,去年第一批集中式陆上风电共6家企业牵头开发,其中国企4家、183.75万千瓦,规模占比70.8%,今年第二批陆上风电共13家企业牵头开发,其中国企7家、188.75万千瓦,规模占比55.8%;在光伏发电领域,鼓励国企与民企深度合作,今年以来共办理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107个,其中国企项目51个、17.16万千瓦、总投资7.39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占比近50%;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国企投资建设公共充电桩项目,通盛集团与北京亚电合作,获得牡丹区、定陶区2个标段共867个充电桩的开发建设权。鼓励国企在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积极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城投集团数字菏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建集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交通集团鲁西南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基地等项目已被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二是引导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集中。2019年下半年以来,抢抓国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机遇,积极支持国企重大项目争取债券资金。目前,争取项目已超200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获批资金600亿元左右。大力推动了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等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市立医院、菏泽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民生基础设施,以及各县区优势产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我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快推进国企重大项目投产达效。今年以来,共有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130个,其中国有资本投资项目41个,总投资460亿元,涉及高速、公铁联运、仓储物流、生物医药、社会民生、河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市重点建设类项目100个,其中国有资本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 438.6亿元,涉及公路、水利、物流及园区等领域。三是助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指导我市24家国企争取了省市级创新平台,其中,省级企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7家,市级17家,依托平台建设,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比如,菏泽城建集团联合天津理工大学共建的“绿色建筑智造及大宗固废处置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大力开拓装配式建筑、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等相关工艺技术,已完成数十项自主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一是营造民营企业发展宽松环境。把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民营企业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3%,同比增长9.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86.7%。二是持续培育民营企业发展新动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目前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瞪羚企业48家,今年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6家,有效期内总数达到555家。1-7月,在建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309个,项目总投资782.9亿元,已完成投资158.68亿元。三是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畅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把融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截至7月底,民营企业贷款户数30.27万户、余额1676.76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1.4万户、202.75亿元,增幅分别为4.85%、13.76%,同比分别增长5.32%、14.75%。1-7月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公司类贷款比重为73.65%,较年初增长2.72个百分点,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5.08%,较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请问,2023年以来,我市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王冠坤
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着力点,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有力提升了全市科技创新体系效能。
一是在夯实科技体制改革根基上全面发力。坚持党管科技,成立了中共菏泽市委科技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了《中共菏泽市委科技委工作规则》和《中共菏泽市委科技委办公室工作细则》,统筹推进全市科技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
二是在激活科技体制改革动力上多点突破。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500余项、支持资金近2亿元,东明石化UPC技术、频哪酮清洁生产技术两个项目入选“山东好成果”,我市牵头或参与的4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3年263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总数突破600家,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91%,高于全省平均10.9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强化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省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省植物基蛋白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实现我市企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零”的突破。强化科技成果激励力度,每年组织召开全市科技奖励大会,隆重表彰获得市重大科技创新贡献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2023年修改《菏泽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新设“菏泽市科学技术青年奖”,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积极营造创新创造浓厚氛围。
三是在汇聚科技体制改革智力上纵深发展。持续深化人才引育和科技合作,组织开展“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等重要活动,签订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及协议96项,全市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达到54人,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山东网记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请问,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关键举措呢?
王冠坤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唱响“主旋律”、筑牢“主阵地”、建强“主力军”,确保科技体制改革为菏泽高质量发展凝“新”聚“力”。
一是唱响科技体制改革“主旋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科技大会提出的强化科技创新“一把手”工程精神,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快构建部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机制,凝聚推进全市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形成全市科技“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二是筑牢科技体制改革“主阵地”。优化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管理机制,谋划布局新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扎实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做好“山东好成果”常态化征集工作,积极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着力推进中原技术市场建设,确保其成为菏泽新质生产力诞生的重要策源地。
三是建强科技体制改革“主力军”。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健全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为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逐步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海外人才支持保障机制,探索实施“飞地科研”行动,加快建设具有菏泽特色的人才集聚高地。
菏泽改革风帆劲,科技创新逐浪高。作为菏泽科技管理部门,我们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在全市科技系统形成改革创新的攻坚之势、竞相创新的澎湃之势、全面创新的破竹之势,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为菏泽实现后来居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鲁网记者
近年来,菏泽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外贸外资方面取得了不少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请问,菏泽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曹先银
谢谢您的提问。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发展,年初高规格召开了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菏泽地处山东最西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菏泽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下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聚力抓好高质量招商引资。我们把高质量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建立了“党政干部 专家 企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编制完善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13本招商参考手册,策划重点产业招商项目55个,精心制作菏泽招商宣传推介片《客心归处是菏泽》,更新《投资指南》,每月编发一期《招商引资工作简报》,在全市兴起了大抓招商新热潮,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主动外出实地拜访企业,签约了海辰储能、江苏超电等一批优质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市外投资过亿元项目288个,全市新落地过亿元项目153个,累计到位资金145.8亿元。同时,在吸引外资方面持续加力,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改革,1-7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4353万美元,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5个和10.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9130万美元,占比63.61%。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一是持续完善内外资一体化机制,形成内资牵引外资、外资推动内资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创新举办系列招商活动,推动构建“投资菏泽”活动矩阵;三是积极组织党政主要领导、链主外出实地招商活动,推动开拓更多引资渠道;四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减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不断提升外资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第二,聚焦聚力拓展高水平对外贸易。我们把稳住外贸基本盘、培育外贸新动能作为促开放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立足菏泽产业实际,制定了市级重点境外展会计划,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做好广交会、服贸会等境内重点展会参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广交会,参展的87家外贸企业实现意向订单约5.7亿美元,同时联合海关、税务等部门做好服务工作,抢抓二手车等出口新增长点,截至7月底,全市共有二手车出口资质企业达到10家,其中5家企业已实现整车出口,出口实绩455万元。同时,我们持续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与Temu、希音、tiktok、Yandex等头部平台进行多轮对接,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亚马逊,80余家家居、服装企业入驻Temu,10余家外贸企业入驻希音,20余家假发跨境电商企业利用TikTok进行引流,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知名度。1-7月,全市出口实现181.9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11.9亿元,同比增长126.6%。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一是持续完善商务、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协作机制,为外贸企业提供最优环境;二是持续释放RCEP等高水平自贸协定政策红利,组织好重点境内外展会,持续拓展新兴市场;三是实施跨境电商发展跃升行动,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三,聚焦聚力打造高效能开放平台。我们把开放平台建设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抓产业、抓开发、抓发展,开发区主阵地作用越来越强。5个沿黄开发区完成扩区调区面积7066.24公顷;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截至7月底,全市开发区“标准地”供应19宗、1108.35亩,“标准地”供应率100%,实现了“让企业拿地即开工”;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391项,复制推广率73.5%。另外,我们把保税物流中心作为推进外贸改革的试验田,今年联合海关实现“一票多车、整车分送”通关模式创新,畅通了大宗商品进口渠道,1-7月,中心完成一线进出口7.76亿元,同比增长87%,总额在全国82家保税物流中心中居第28位、全省第2位。下一步,我们将在推进高效能开放平台方面不断发力,一是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开发区合作共建机制,让开发区真正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强引擎”;二是按照应复制尽复制原则,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落地;三是大力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运营与招商引资,拓展提升中心对菏泽开放的支撑能力。在条件具备时,将进一步推动菏泽保税物流中心升级综合保税区。
谢谢!
主持人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全面深化改革,正以破竹之势在菏泽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凝聚起雄浑壮阔的改革合力,激发出蓬勃昂扬的前进力量。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做好宣传报道,更好地展示菏泽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和工作成效,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注入更加强劲的改革动力。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吴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