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峰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今天,如何让黄河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已成为关系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菏泽作为山东省推进黄河国家战略的第一站,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是菏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定位”之一。菏泽要切实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勇当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进程中的排头兵。
一、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不仅是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文化品牌塑成工程的有力抓手,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纳入重要学习内容,通过系统学习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对菏泽黄河文化资源的深度理解,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化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托黄河入鲁第一村、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滩区迁建纪念馆等特色资源,组织实地研学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对黄河文化的直观认识。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办黄河文化专题培训班,系统阐释黄河文化的历史、生态、经济价值;在大中专院校开设黄河文化专题课程,鼓励青年学生参与黄河文化研究实践;利用“学习强国”等载体,扩大学习覆盖面。举办“黄河文化论坛”,充分挖掘黄河文化的潜力,推动文化、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下步,要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让理论学习成为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二、在宣传宣讲上下功夫。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文化是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的重要一环。构建菏泽特色的黄河文化宣讲体系,组建专家宣讲团,邀请文化学者、历史专家、生态学家,深入解读菏泽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组建基层宣讲队,组织文化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基层干部,深入机关、社区、乡村、企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黄河文化故事;依托菏泽青年宣讲学院,动员大中专院校学生、青年志愿者,用年轻人的视角和语言诠释传播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创新宣讲形式。依托黄河沿线博物馆、遗址公园、生态景区,开展实景宣讲,增强互动体验;利用短视频、直播、VR/AR技术,打造“云上菏泽黄河文化”宣讲平台;结合诗歌朗诵、音乐剧、非遗展演等“文艺+宣讲”形式,让宣讲更生动。推动区域联动与对外传播。与沿黄城市联合开展宣讲,资源共享;借助“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推动黄河文化与牡丹文化融合传播,以河为脉、以花为媒,提升黄河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三、在研究阐释上下功夫。要把黄河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组建起高水平理论研究团队,整合利用市内外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法律、经济、环境等多领域科研力量,协调各行业专家跨学科合作,谋定课题目标,梳理黄河文化体系,厘清其内涵、外延、特点、历史变迁以及地位,更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研究弘扬历代治黄、治水文化与菏泽的渊源。通过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承担课题等,解密黄河文化基因,深挖牡丹、会盟、汉文化、水浒等菏泽元素,形成一批高水平、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讲好具有菏泽特色的“黄河故事”,培养领军理论大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研究高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