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一朵花繁荣一座城

中国荷泽网 社会新闻 2025-04-01 03:52 牡丹 菏泽 亳州  

牡丹因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变迁,中国牡丹栽培中心不断迁移,至明代菏泽牡丹“甲于海内”。一座城市与一朵牡丹相伴相随,生生不息。近年来,菏泽着力推动牡丹产业从单一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富贵之花”已经绽放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

牡丹首次走进艺术史

春和景明,百花吐蕊。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大田牡丹抽出新枝、长出嫩叶、跳出花蕾,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菏泽籍文史学者荣宏君介绍,牡丹文化起源很早,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记录了歌咏牡丹的诗句。秦汉时期,牡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神农本草经》。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牡丹首次以独立的艺术形象亮相,走进中国艺术史。”近日,荣宏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洛神赋图》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银杏树下,一株怒放的牡丹正衬托出洛神的高贵典雅。”

“虽然在《洛神赋图》中,牡丹只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但正是在顾恺之笔下的这惊鸿一瞥,让牡丹开始与艺术结缘,也使牡丹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荣宏君说。

曹州牡丹最早的文字记录

黄河滋养的沃土孕育了雍容牡丹。清朝学者苏毓眉在《曹南牡丹谱》中写道:“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曹南即今天的菏泽,自明朝开始,菏泽牡丹独领风骚数百年。这在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淛《五杂俎》中可以获得印证,他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逆鼻,盖家家圃畦中俱植之,若蔬菜然。”

荣宏君介绍,到了明朝,园艺家薛凤翔所写的《亳州牡丹史》,是牡丹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牡丹谱录,书中详细记载了270余个品种,曹州牡丹品种占20余种,他还对其中9个直接来自曹州的牡丹名品做了详细描述。

在介绍“状元红”时,薛凤翔特意交代,这个品种“弘治间得之曹县,又名曹县状元红”。弘治(1488-1505)是明孝宗的年号。据荣宏君考证,《亳州牡丹史》中有关“曹县状元红”的叙述,是目前曹州牡丹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文字记录。至明朝万历时期,曹州牡丹的种植已经相当繁盛,也培育出很多名品,知名度不亚于当时的牡丹中心亳州。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曹州牡丹发展迅速,曹州也最终取代亳州,成为中国牡丹最大的栽培中心。

牡丹产业发展史上的十项“第一”

一朵花激活了一座城,一座城滋养了一朵花。不知是地因花而名,还是花因地而荣。我们所知道的是,世界上没有其他一座城市能像菏泽一样拥有这么多的牡丹符号。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牡丹路、天香路,从行政区划到道路命名;牡丹晚报、牡丹电视台,牡丹大酒店、花都大酒店,从大众传媒到餐饮住宿,无不打下了牡丹的烙印。经过多年历史积淀,牡丹已经成为菏泽的最大特色、最靓名片。

近年来,菏泽推动牡丹产业从单一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富贵之花”已经绽放为“产业之花、富民之花”,10年时间诞生了我国牡丹产业发展史上的10项“第一”:牡丹籽油成为新资源食品、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入国家化妆品原料目录都是由菏泽推动完成的,全国首个牡丹籽油生产厂家、首个牡丹籽油食品生产许可证、首个万吨级牡丹籽油生产线、首家以牡丹加工为主业的国家林业龙头企业、首个牡丹籽油国家粮油行业标准、首个牡丹深加工循环经济标准体系、首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的牡丹保健食品均诞生于菏泽。牡丹已经成为菏泽最靓丽的名片。

2025菏泽牡丹节会即将举行,在这个“花开花落二十日”的季节,在这个“一城之人皆欲狂”的城市,让我们精心养好这朵花,全力经营这座城。 记者 姜培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278.html

加载中~

荷泽市窗

统计代码 |

合作联系QQ: | 10613862

Copyright © 2024 菏泽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