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清晨的洙赵新河泛着粼粼波光,身着工作服的牡丹区黄堽镇河长高建华正俯身捡拾岸边的矿泉水瓶。每天到河边走走看看,已经成为他的工作日常。被露水浸湿的笔记本上,工整记录着当日水位刻度与沿岸植被情况。“河长不是巡河工,而是生态管家。”高建华轻拭额角的汗珠,语气坚定地告诉记者。
扎根基层一线
以身作则树标杆
自担任洙赵新河和东鱼河黄堽镇段镇级河长以来,高建华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推进落实河湖长制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障生态长治久安的核心任务,全力推动黄堽镇河长制从“有名”向“有责、有能、有效”转变。
通过持续努力,全镇河湖生态问题整治初见成效,基本实现河清岸美的治理目标,河湖长制已成为守护家乡水系的坚实制度保障。高建华深知“小河长”也能发挥“大作用”,始终以守护黄堽镇美丽河湖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
多年来,巡河已成为高建华的日常必修课,从未缺席一次。汛期是河道管护的关键时期,他坚持24小时值守,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上游泄洪动态及侯集闸口水位警戒线,提前排查堤防险工险段,统筹调配防汛物资,确保人财物安全无虞。通过以身作则,他为镇村两级河长树立了履职标杆。
紧盯问题整改
扛牢护河硬担当
“河长不是官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牵头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整治、河湖垃圾清理、阻水作物清除等专项行动,对水利部卫拍及上级交办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销号到位。通过系统治理,全镇河湖生态水量得到保障,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无论风雨酷暑还是寒冬凛冽,他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巡河,巡河不仅是例行工作,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抓手。
“巡河过程中,我习惯用手机详细记录河面漂浮物、岸坡垃圾等情况,能现场解决的当场处理,需协调的则迅速对接环卫部门。”高建华说,他会主动与水务、环保部门沟通,深入分析水质变化、污染成因,精准锁定治理难点。
创新工作机制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为破解基层河长履职难题,高建华牵头构建了“镇河长办统筹、镇村联动”的工作机制,完善督导检查、问题反馈、信息通报等制度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高建华制定了周例会部署、中期督促、末位通报的闭环管理模式:周一例会强调部署,周二、周三督导巡河进度,周五对未完成任务的河长进行电话提醒,对逾期未完成任务的河长联合镇纪委、督查室通报、问责。这一机制有效压实了村级河长责任,实现了全镇河道沟渠、坑塘“有人管、管到位”。
高建华坦言,守护河湖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为此,他组织镇河长办通过悬挂标语、广播宣传、入户走访、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全方位普及护河知识;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网格员的示范作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河道保洁、监督污染行为。如今,在黄堽镇,“全民护河”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乡亲成为河湖保护的“民间卫士”。
从浊流淤积到清波荡漾,从杂乱岸线到生态廊道,高建华用实干诠释了基层河长的责任担当。时光如梭,转眼间他已坚守河湖治理一线多年。无论是烈日下的巡河路,还是暴雨中的防汛岗,他始终以“实干为先,奋斗为荣”的信念冲锋在前。高建华表示:“河湖治理永远在路上。我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守护家乡碧水安澜。” 记者 张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