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以“兜底服务”力促群众“事事办成”

中国荷泽网 社会新闻 2025-04-17 05:32 群众 窗口 成事  

“感谢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全程陪跑帮办,仅用1天就办完了多项业务,帮了我的大忙。”近日,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不成事”反馈窗口工作人员的协调帮助,在外地工作的菏泽市民尹政琨,顺利完成二手房过户,并成功办理了二手房贷款业务。

在政务服务领域,“办不成事”曾经是群众最不愿面对的现实困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馈窗口,以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为宗旨,通过多部门联动、主动上门服务、线上帮办等创新举措,实现政务服务从“不好办”到“高效办”的转变。

闭环机制破解“卡脖子”难题

“本人急需用钱,但因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丢失,导致提取公积金业务失败。没想到在这里半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近日,市民张迪因过往提取材料丢失,导致公积金提取失败,通过“办不成事”反馈窗口求助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部门联动机制,联动不动产登记窗口、银行等相关部门,半小时内完成信息核验并办结公积金提取业务。

“办不成事”反馈窗口的设立,打破了传统窗口“一刀切”的受理模式,建立起了“疑难问题收件—专项会商研判—分类处置解决—跟踪回访评价”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在各个业务流程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外地工作的尹政琨同样感受到了改革成效。回菏泽办理二手房贷款时,他只在单位请了一天假,“办不成事”反馈窗口启动跨部门协同机制,专人陪同其在公积金、行政审批、不动产登记等大厅间“穿梭服务”,通过绿色通道将贷款审批、过户、抵押等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

除了流程上的优化,“办不成事”反馈窗口还以灵活服务破解特殊群体的办事困境。市民丁霞的丈夫因病卧床,无法现场办理公积金还贷业务,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当场完成材料审核;在外地工作的李道振需办理公积金封存解约,工作人员通过视频连线远程指导,实现“零跑腿”办理。

服务创新不止于流程再造。窗口创新推出“上门办、延时办、自助办、陪同办、特事办、快闪办、视讯办、兜底办”八项主题服务。服务大厅总结的“微服务30条”等个性化服务体系,已开展千余人次的专享贴心服务。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直管理部主任孙贺强介绍,该窗口专为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限制”“流程复杂”“部门协调难”等问题提供兜底服务。窗口实行后台人员带班制,对群众诉求分类处理:能现场解决的立即办结;需跨部门协调的,限时研究反馈。自设立以来,已成功解决多起“棘手”业务,真正实现“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

以“问题导向”提升政务“温度”

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不成事”反馈窗口,一本厚厚的《带班日志》记录着每一个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形成典型案例库。

类似于“办不成事”反馈窗口的《带班日志》,群众反馈问题的途径在服务大厅随处可见。在咨询引导台明显位置处,放置了《意见簿》。群众可以随时反映遇到的问题,有群众反映“贷款面签预约”带来了不便,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取消了大厅贷款面签预约制;有群众反映大厅摆放的“垃圾桶”较多,影响了整体美观,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立即对服务大厅的布局作出了调整。

该中心每周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整改,整改完成后通过电话反馈群众,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服务大厅每个窗口都设置了服务评价器,群众通过扫描评价器内公示的“二维码”,即可对业务办理人员进行评议。在大厅显著位置处,设置了“营商环境专栏”、“三亮”专题行动专栏,向群众公示“三亮”专题行动方案及全市公积金工作人员评议专属二维码,主动邀请群众对工作进行评议。

“群众‘办不成的事’,往往正是政务服务需要突破的堵点。我们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把‘不好听的话’转化为改进服务的动力。”孙贺强表示。

从一本写满民意的“带班日志”到扫码即达的工作评议,从破解材料缺失的容缺机制到八项主题服务构建的政务矩阵,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简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机制,让政务服务既有“加速度”、更显“家温度”。

记者 张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921.html

加载中~

荷泽市窗

统计代码 |

合作联系QQ: | 10613862

Copyright © 2024 菏泽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