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与牡丹共美 与世界同梦

中国荷泽网 社会新闻 2025-04-14 03:02 牡丹 菏泽 黄河  

春日菏泽,万亩牡丹竞相绽放,姹紫嫣红间流淌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4 月10日,2025 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 “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在会盟台会议中心开幕。这场盛会以黄河为脉、牡丹为媒,搭建起中外文明对话的桥梁。

菏泽牡丹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文明与自然共生的史诗。自隋唐时期起,菏泽人便以黄河冲积平原的沃土为画布,以牡丹为笔墨,书写着 "曹州牡丹甲天下" 的传奇。如今的菏泽,拥有 9 大色系、10 大花型、1308 个牡丹品种,培育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 80%,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的支持率达 85% 以上,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 90%,已然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

正如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所言:“从古至今,世界各国文明不约而同地将花作为美好的象征。发祥于黄河流域的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风姿,展现了幸福美好的盛世气象和高风亮节的君子品格,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牡丹很早就成为各国感知中华文化的窗口。公元 8 世纪随空海和尚东渡日本,得名 “唐狮子”;借古丝绸之路传至 20 余国,融入刺绣、瓷器等载体。荷兰画家梵高在《牡丹花瓶》中展现其生命力,美国作家赛珍珠以牡丹为符号创作同名小说,日本画家加山又造留下数百幅牡丹画作。

近年来,菏泽策划 “牡丹出海”计划,在荷兰、日本、韩国设海外分会场,在保加利亚等地建海外牡丹园;在马来西亚等国成立文化传播站,举办牡丹文化展;工笔牡丹画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牡丹籽油等产品远销 海外。

“这是我第一次来菏泽,很高兴在牡丹盛开时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外籍专家安泽来自北欧,她在曹州牡丹园佩戴花环时感慨:“节日里的花环让我与牡丹产生共鸣。花在文明交流中不可或缺。”

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指出:“黄河故事见证人类智慧,牡丹象征美丽繁荣。两者共同代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演进。希望通过论坛分享故事,将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表达。”

牡丹产业发展也是焦点。菏泽已形成种植、加工、商贸、文旅一体的产业链,开发出牡丹籽油、日化品等 11 大类 260 余种产品,远销海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在圆桌讨论中表示:“科技助力下,牡丹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河润国色,美美共天香。在菏泽,牡丹与黄河相遇,既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瑰丽,也通过国际传播,书写着东西方文化尊重共生的新篇章。

记者 武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4188.html

加载中~

荷泽市窗

统计代码 |

合作联系QQ: | 10613862

Copyright © 2024 菏泽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