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记者 姜璐璐) 3月23日,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全体学生,走进菏泽南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如图)。活动以田野为课堂,以实践为纽带,旨在深化学生对菏泽历史文化的理解,感受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探索考古学科育人的创新路径。
位于菏泽老城区环城公园内的南华遗址,是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考古物质实证与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下,专家推测该遗址的文化层分别对应1446年以来明清曹州府城和1168-1368年金元曹州州城,为研究菏泽金元至明清以来的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关键实物依据。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项目执行领队闫桂林带领师生深入遗址核心发掘区,详细介绍遗址布局、考古进展及地层堆积、遗迹分布、出土文物等情况。在发掘现场,师生们通过聆听讲解和对现场黄河淤泥文化层的观察,了解到南华遗址还是黄河流域古代城市的典型代表。师生们还参观了出土文物库藏和修复区,了解古代器物修复思路与方法,并在考古工地现场亲手体验洛阳铲等考古勘探工具的使用方法,近距离感受考古工作的严谨与魅力。
此次南华遗址研学实践将田野考古与文博专业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在现代烟火气里探寻菏泽地方的“文明密码”,为考古育人与实践育人提供了生动范例。学生们纷纷表示,活动不仅增强了对菏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直观感悟,更锻炼了实践能力,激发了探索热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