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作者: 荷泽新闻网 来源: 荷泽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3-12-17


今天上午,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书记张伦出席发布会,并介绍近年来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菏泽市委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共菏泽市委书记张伦同志;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怀振同志;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贾承政同志;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陶福占同志;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绍青同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传政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振同志,共同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菏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居弱图强、开拓进取,加快实现后来居上的生动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 

下面,先请张伦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1054051626_副本.jpg

张伦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近年来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首先,我代表菏泽市委、市政府和1030万菏泽人民,向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菏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菏泽视察,主持召开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指示我们“坚决推进改革、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抓好党的建设”,勉励我们“只要好好努力,长期坚持,相信菏泽一定会后来居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是对菏泽的精准把脉和定向指导,是我们做好菏泽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十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居上”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十年来,我们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综合经济实力大步跃升。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市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78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205亿元,从全省第13位跃升至第8位,实现了十年“三级跳”“五进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比2012年增加160亿元,全省排名由第12位上升到第8位。特别是2019-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首位,2022年居全省第2位。在省级以上转移支付保持正常增长的前提下,自主财力占总财力比重近10年提高5个百分点,“造血”功能持续增强。2013-2021年,在省重点调度的22项经济指标中,菏泽有11项增速全省第一,成为山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今年前三季度,有7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1位,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2位,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3位;与上半年相比,有12项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前移。

十年来,我们大抓工业、大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塑成。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指示,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启动实施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产业规模不断膨胀、结构持续优化、能级稳步提升,后来居上的支撑更加坚实。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13.5:48.3:38.2调整为9.8:41.3:48.9,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质的转变。生物医药产业快速膨胀,业态一流、产业一流、模式一流的现代医药港初具气象,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郓城四个专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港四园”发展格局,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去年达到729亿元,千亿级产值、百亿级税收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高端化工产业扩能提质,已形成以东明石化、旭阳化工、中信国安等为龙头,涵盖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全链条的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发展格局。抢抓“新三样”产业风口,超前布局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优质项目,龙蟠科技、精进电动、英搏尔、康沃控股等项目加快建设,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57.6%,高于全省7.6个百分点。

十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的重要指示,坚决推进改革,化解补齐了一批机制性、体制性矛盾短板。国企、金融、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多项改革在全国创出经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服务机制,开展亮人员身份、亮制度职责、亮评价结果“三亮”专题行动,政务服务质量效率逐年提升。今年以来,国内知名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对全国企业迁移情况进行了两次分析评估:一是《中国“抢企大战”城市地域全景报告》,分析范围包含各类企业,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有6595家企业由省外迁入山东,其中1130家迁入菏泽、居全省第1位;二是“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城市活力榜”,分析范围为民营企业,我市以27.3万家民企存量列全国第47位,2018年以来民企净流入752家,列全省第2位、全国第17位。创新模式高规格举办牡丹节会,推出“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中国牡丹之都”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鲁西新区成功设立,高标准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临港智能制造等十大功能板块,初步构建了多元支撑、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格局。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2022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8%,比2012年提高6.7个百分点;在“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评估中,菏泽居全国65个试点市第14位,成功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十年来,我们建管并重、提质扩容,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高。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叮嘱,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建管并重”,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塑成。城镇化率达到52.73%,比2012年提高13.58个百分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牡丹机场、鲁南高铁运营良好,雄商高铁菏泽段全面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90公里、实现“县县通”,鄄郓高速、济广高速改扩建等项目有序实施;洙水河、新万福河航道顺利通航,郓城新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二期工程稳步推进,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环堤公园、市民文化中心、曹州古城等地标项目相继建成投用,雨污分流、海绵城市等城市基础工程加快实施,全市首条城市高架快速路——长江路快速通道工程全线通车。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正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城市治理效能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跃升。

十年来,我们强基固本、发挥优势,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要继续巩固加强”的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快。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持续发展壮大芦笋、大蒜等特色产业,培育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3个。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牡丹栽培全国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从单一观赏,发展到集培育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产值过百亿元;芍药鲜切花销量突破1亿枝、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非洲菊、玫瑰等鲜切花供不应求,花卉产业正由“二花并艳”向“百花盛开”加速转变。农村电商繁荣发展,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扎实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七大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高标准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菏泽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加速转变。

十年来,我们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告捷。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的殷切嘱托,坚决扛牢脱贫攻坚重大责任,170万群众稳定脱贫,8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出列,历史性高质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投资150多亿元,集结8万建设者,历时五年日夜奋战,连续攻克征地调地、清障拆迁、引黄抽沙等“十大难题”,新建村台社区28个、外迁社区6个、撤退道路127.4公里,完成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做好滩区迁建后续发展文章,14.6万滩区群众摆脱黄患之苦,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护,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受益。

十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共建共享,社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2022年用于民生支出544.87亿元,是2012年的2.6倍。2013-2021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和10.3%,均居全省第1位。城镇新增就业连年保持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实施化解中小学“大班额”“全面改薄”等工程,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健康菏泽深入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翻了一番,省立医院菏泽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多层次搭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市兜底保障政策机制,城乡低保分别提高190%、315%。“手机视频办医保”做法,被中央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作典型报道。

十年来,我们和谐发展、严守底线,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守住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全力消除风险隐患,为发展和改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持续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大力度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并推动常态化,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县乡村三级矛盾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创新成立乡镇(街道)信访办、村级信访室,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2年的96天增加到2022年的224天;优良水体比例跃升至100%,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一排底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十年来,我们从严从实、真抓真管,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始终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抓好党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着力强化政治建设,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深化“红色工程”创建,统筹抓好农村、城市、国企、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实施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出台《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菏泽干部心齐、气顺、劲足的氛围更加浓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激情全面迸发。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回望十年之路、感悟十年之变,我们深切体会到,菏泽改革发展的每一项成就、每一步跨越,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省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奋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

大道如砥阔步行,筑梦扬帆再起航。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后来居上”目标,抢抓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稳扎稳打、苦干实干,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奋力谱写后来居上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张伦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大众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提出了“后来居上”的殷切嘱托,指出改变落后面貌,最关键的是“抓好党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菏泽市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王怀振部长回答。

王怀振

近年来,我们坚定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导向,创新开展市直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轮岗,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国有企业正职,深化完善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工作实绩档案、个人诉求档案,实行“政声人去后”评价,增设年度考核优秀度排序,完善新任职干部履职管理“任前谈话、权责告知、任职培训、履职承诺、跟踪考察”等五项制度,全面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逐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尤其是今年以来,针对菏泽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进一步凝聚了全市广大干部“讲政治、强宗旨、重实效、争一流”的思想共识,促进了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方向、抓住关键、创新举措,真正把好干部培养出来、发现出来、使用起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干部保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记者

您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记者。近年来,菏泽市持续深化改革力度,能否介绍一下菏泽市以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贾承政主任回答。

贾承政

谢谢。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菏泽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提出的“坚决推进改革”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抓改革就是抓发展”理念,创新“改革 ”系统集成工作机制,以“改革 ”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部署的6大领域2100余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改革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改革 ”总体呈现出三个“新特点”。

一是以“改革 ”智库拓展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我们建立健全改革决策咨询制度,全面提高纵深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召开全市“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邀请不同领域、不同系统、不同战线的改革代表人物,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汇聚众智。我们举办全市改革系统干部培训班,邀请中央和省委有关领导来菏专题授课,对菏泽改革“问诊把脉、开具良方”。我们聚焦事关发展全局的前瞻性、专业性改革事项,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课题研究17项,切实把智库成果转化为改革红利。

二是以“改革 ”督察健全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我们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强化督察落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我们坚持议事运行机制,实行改革任务交办单、改革述职等制度,通过开展“回头看”、下发“催办单”“督办单”等形式,形成改革责任落实全闭环、全链条。2014年以来,累计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85次,审议出台实施方案291个。我们坚持联合督察机制,聚焦重点改革事项开展联合督察,出台第三方评估办法,推动返乡创业、农村水价等重大改革政策更加健全完善。我们坚持督导约谈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改革约谈办法,压紧压实改革责任,全力打好改革“攻坚战”。

三是以“改革 ”宣传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我们创新“改革 N”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改革典型常态化挖掘培育、总结提炼、宣传推介工作体系,进一步凝聚改革合力。我们开展“一县区一改革品牌、一部门一改革重点”培育活动,全力构建线上线下、系统内外多维度宣传网络。通过建立创新性实事项目库,挖掘、储备改革典型1300余项,累计有50余篇改革典型案例被省委改革办推介至中央改革办。我们围绕宣传菏泽改革发展成就,组织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成就巡礼”系列活动和《非凡历程—谈发展》专题访谈,持续传递改革动态,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努力提升菏泽“改革 ”品牌影响力。

谢谢大家。 




北京青年报记者

你好,我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牡丹是菏泽的城市标识,请问菏泽牡丹发展情况怎么样?下一步发展思路是什么?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陶福占主任回答。

陶福占

谢谢您的提问。牡丹产业是菏泽市的特色产业,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牡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主要是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由单一观赏向接二连三的转变。

菏泽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始于隋,兴于唐,至明清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品种,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做熏香,将一朵花完全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成了从单一种植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营养保健等领域的延伸,形成了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十年来,全市牡丹深加工产品达到11大类、260余个,牡丹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年总产值达到102亿元。

二是在花卉品种上,实现了由一花独秀向百花齐放的转变。

紧紧围绕“牡丹之都,花样菏泽”发展定位,以打造牡丹全产业链条为抓手,统筹牡丹芍药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花卉体系,实现了从牡丹“一枝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竞放”,再到花卉产业“百花齐放”的转变。牡丹育种实现突破,由近缘杂交向远缘杂交转变,近几年获审通过牡丹新品种近70个。芍药鲜切花持续热销,今年销量突破1亿枝,销售额达到5亿元,占全国同领域市场过半,带动全市芍药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专业合作社124家,标准化种植基地30个,优化引进国内品种460个、进口品种200个,菏泽已成为全国品种最全、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芍药切花主产区,带动玫瑰、非洲菊、蝴蝶兰等地方花卉品牌发展,培育出9个特色花卉乡镇。

三是在销售模式上,实现了渠道、区域、运输模式全方位的转变。

从传统线下销售,到电商触网云销,牡丹插上翅膀,花开云端。商家纷纷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头部平台开店,特别是近两年,紧跟抖音和快手app、微信、社区团购等渠道,将牡丹产品由实体转到线上。目前,全市线上牡丹商户达到1.2万余家,网络销售份额超过市场销售总额的60%。今年,观赏牡丹、催花牡丹、牡丹芍药鲜切花三项网红产品总销售额不低于8亿元,带动物流运输逐渐扩面、提质、增效、降本。国内销售区域从11个重点城市扩展到覆盖52个一二线城市,国外销售区域从欧美发达国家扩展到东南亚和南美州;空运、海运、陆运一应俱全;菏泽芍药“打飞的”48小时到洛杉矶;顺丰、京东、中通等大型快递公司纷纷入驻;引进“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花卉交易平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力推动了菏泽牡丹交易的国际化、标准化和数字化。

四是在发展理念上,实现了由特色产业培育向文化品牌提升的转变。

树立“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发展理念,从注重经济效益到统筹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一手抓牡丹产业,一手抓文化挖掘。工笔牡丹画大放异彩,年创作品120余万幅,一进青岛上合峰会,二进上海进博会,三次成为国家领导人合影的背景墙,搭建了菏泽走向世界的“牡丹桥”;加强牡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使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目前,授权使用“中国牡丹之都”标识图案企业共18家、涉及产品33个,品牌带动效应明显;高标准融合举办世界牡丹大会、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项评选,艺术成果丰硕、社会反响热烈,擦亮了“中国牡丹之都”金字招牌,成为推动全市“后来居上”的重要发力点。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牡丹之都,花样菏泽”发展定位,按照张伦书记提出的“125”总体思路,打造一个牡丹发展核心区;突出产业培育、文化延伸两个方向;抓好企业培育、科研创新、节会举办、宣传推介和平台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一朵花扮靓一座城,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人民,让产业之花、惠民之花、创新之花绽放全城、飘香九州、誉满全球。

诚恳希望新闻界的朋友持续关注菏泽牡丹事业,全面推介牡丹、推介菏泽,让“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今年前三季度,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首位。请问,菏泽市有哪些重要的产业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杨绍青主任回答。

杨绍青

感谢您的提问,我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以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优美舒适的投资环境、优质高效的投资服务,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开花结果。

近三年,我市共有东明石化30万吨级UPC项目、大唐郓城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菏泽鲁西新区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园等683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库。其中,产业类项目共有512个,占75%,计划总投资3760亿元。这些产业项目紧紧围绕“231”特色产业体系,有力推进重点产业突破。一是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施知和大药厂、步长中药现代化集成、道尔医药科创园等项目67个,总投资433.3亿元,全力打造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聚变增长。高端化工产业方面,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引领,实施郓城旭阳高端聚酰胺(尼龙66)新材料、巨丰新能源等项目77个,总投资795.3亿元;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大核心产业累计实施项目144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481.4亿元和712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和176%。二是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大优势产业”。实施沙土食品产业园、商都恒昌鲁西黄牛产业融合、益客专用饲料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72个,总投资364.6亿元;实施康沃大功率发动机、金牛智慧冷链物流装备、江华机械等机电设备制造项目62个,总投资339亿元;实施菏泽智慧冷城、圆通菏泽智创园、智慧云谷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商贸物流项目29个,总投资261亿元,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抢抓“新三样”产业风口,布局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了海希储能电芯、鄄城华润和东明绿能等项目,实施龙蟠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菏泽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等新能源产业项目30个,总投资287.4亿元;目前,我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比重57.6%,占比居全省第二位。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22个,总投资131亿元;新材料项目51个,总投资266.4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34个,总投资274亿元。同时,实施其他类工业项目39个,现代农业项目22个,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三年来,我市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82亿元,陆续有劲海化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恒舜化工高性能橡胶促进剂MBT、大泽成玉米深加工等216个产业类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财富、未来的希望,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未来的发展。我们将始终秉承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理念,持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最优质服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大众网记者

大众网记者提问。近年来,菏泽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能否介绍下菏泽市交通基础设施都实现了哪些提升和突破?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程传政局长回答。

程传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以来的这十年,是菏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十年,是菏泽交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综合立体交通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1年4月2日,牡丹机场通航,实现了菏泽民用航空“零”的突破。牡丹机场开航以来,航线共通达28个城市,今年以来旅客吞吐量已达到64.7万人次,其中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达2.1万人次。牡丹机场已初步形成了“南北互通,东西串联”的航线网络布局。

2021年12月26日,日兰高铁菏泽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市不通高铁的历史。菏泽东站日开行列车达到56列,至北京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4分;至济南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20分;至青岛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53分。今年以来东站客运量达到164万人,其中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客运量超6.6万人。

2018年6月,洙水河航道通航,我市内河航道实现从无到有;2021年10月29日,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建成通航,并且已被升级为国家级干线航道,内河航道实现从有到优。目前,巨野麒麟港日吞吐量超过万吨,巨野万丰港日吞吐量超2万吨,成武安济河港实现试运营。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翻番,实现县县通高速。先后建成了德上高速鄄菏段、菏宝高速菏泽段、德上高速巨单段、枣菏高速、日兰高速改扩建、濮新高速菏泽段等,通车里程从260公里增长到590公里,高速口达到36处。2021年8月20日,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改扩建项目建成,我市拥有了首条双向八车道高标准高速公路,成为菏泽高速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在建的高速项目还有3条,到“十四五”末,通车里程将达到875公里。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65万公里,农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今年还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推行了“路长制”管理,覆盖国省县乡四级道路,实施了平交道口硬化、拆除违章建筑、道路扬尘治理、美丽公路创建等工作,公路路域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

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全省交通重点基础设施推进会议精神,全力推进雄商高铁、郓鄄高速、济广高速改扩建、徐民高速、济商高速、新万福河航道二期、郓城新河航道等一批在建和即将开工项目,积极推进谋划交通建设项目尽快落地。这些项目建成后,我市将实现高铁的“十”字交汇;高速公路通车超过1200公里,每个县区将分别拥有3条以上高速;完成“川”字型内河航道布局;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基本构建完成,为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谱写后来居上新篇章提供强有力地交通支撑。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请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山东网记者

我是中国山东网记者。菏泽市于2020年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请问菏泽市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吴振局长回答。

 吴振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在融合发展中谱写崭新篇章。主要做法有:

一是抓好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摸清底子。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进行了7次防返贫集中排查和特殊群体排查,覆盖所有农户,实现了全面清底、重点监控。抓好动态跟踪监测。在“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信访信息处置”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部门信息筛查预警,建立全市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大数据平台,通过跨部门的信息比对和智能预警,筛选出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帮扶范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根据监测对象的家庭状况、风险类别和帮扶需求,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全市监测帮扶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11项,已有551户、1372名监测帮扶对象消除风险。

二是抓好衔接资金投入。2021年以来,我市衔接资金总投入53亿多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强资金保障。

三是抓好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全市2021、2022年共实施产业发展和农村小型基础建设项目871个,到今年6月底实现收益4909万元;今年实施项目502个,已完工406个。抓好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第一批11个衔接推进区投入5.15亿元,实施项目98个,已全部完工;第二批9个衔接推进区共实施项目268个,均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四是抓好金融政策帮扶。继续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有效解决了脱贫户和动态监测户发展生产缺乏资金问题;累计投放“齐鲁富民贷”14.88亿元,惠及农户3667户。全面开展“产业保险”,累计投入保费6000余万元,为全市1万多个项目提供41.52亿元的风险保障,走在了全省前列。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山东“三农”工作动态、山东乡村振兴简报等先后刊发了我市“产业保”典型做法。

五是抓好就业帮扶。做好每年“春风行动”,开展稳岗留工、特色专场招聘等活动,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收入稳定。建成就业帮扶车间2932个,吸纳农村劳动力3.15万人。巨野县采用园区建设模式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做法被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得到周乃翔省长批示肯定。

六是开展乡村公益医疗试点。为有效减轻农村群众医疗负担,从2022年初在牡丹区李村镇和定陶区马集镇试点开展乡村公益医疗互助,用较少的费用在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基础上,加固了一道普惠性保障措施。乡村公益医疗互助实施后,参保群众住院医疗负担平均再减轻35%左右,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国乡村振兴杂志以《“小切口”筑牢因病致贫返贫大防线》为题刊发了我市做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守好底线,立足群众所需,抓好资金投入,推动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质增效。




主持人 :  

谢谢张伦书记和各位同志,谢谢媒体朋友。今天发布会的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近年来,菏泽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菏泽近些年的发展,各位媒体朋友既是见证者、记录者,又是参与者、推动者。菏泽的每一步发展,都蕴含着你们的智慧力量;每一份成绩,都凝结着你们的辛勤汗水,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恳请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菏泽发展,用心用情讲好菏泽故事、传播菏泽声音,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再次感谢张伦书记、各位同志以及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李保珠

责任编辑:
荷泽新闻网
联系方式:10613862#qq.com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