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权威发布 > 正文
作者: 荷泽日报 来源: 荷泽日报 发表时间:2023-12-17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菏泽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至2035年)》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读政策有关内容,并答记者问。
敬请关注。
政策例行吹风会开始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是政策例行吹风会的第二场。我们特别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刘志飞先生、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和法规科科长刘友先生、市发展改革委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王纪超先生,共同为大家解读《菏泽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至2035年)》,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政策吹风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
主持人
首先,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刘志飞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刘志飞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根据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就《菏泽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至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建设步伐,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目标,在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合法性审查等基础上,2022年,我市编制出台了该《规划》。
一、编制背景依据
(一)编制《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了专门阐述,并相继出台了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我市《规划》编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依据。
(二)推进菏泽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符合省发展要求和我市发展诉求。省委、省政府对鲁西,尤其是对菏泽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支持菏泽市及鲁西其他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等,今年省政府又印发了《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支持菏泽突破发展“后来居上”,打造鲁苏豫皖4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且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也是我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重要举措,还是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更是健全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早日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作出批示,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住建局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起草组深入各区县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意见,注重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等进行衔接,充分吸收国家、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等有关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组织召开了由省内城镇化方面的相关领导、专家参加的评审论证会,顺利通过评审,并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又按照法定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重点从《规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四方面,开展了稳定风险评估,通过了合法性审查。最后,经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三、编制目的
该《规划》重点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规划》的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理念,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以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提升全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引领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目标。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7章32节,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城镇建设智慧化、城乡建设绿色化、城乡发展均衡化、要素流动双向化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总体要求。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创新驱动、智慧引领,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以人为本、均衡协调,城乡互促、双向融合的城镇化发展基本原则。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远期展望到2035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城镇化水平实现新跨越。
(二)发展重点。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完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融入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市域城镇化总体格局,培育菏泽都市区,高标准建设鲁西新区,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五轴多极”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二是推进城镇建设智慧化,提高城乡治理能力。坚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将数字化、智能化贯穿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全过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数字治理能力,扩大数字服务场景应用,提升城市产业创新集聚能力,着力构建菏泽智慧城镇化“1 3 4”发展体系。
三是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化,着力打造生态菏泽。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广节能低碳建筑,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加快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发展模式,着力建设绿色、安全、韧性的现代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是推进城乡发展均衡化,实现全民共建共享。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乡教育优质普惠,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扩大养老育幼服务供给,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升基础设施联通化水平,建设人文魅力城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打造和谐宜居的幸福之城。
五是推进要素流动双向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保障城乡土地要素配置,强化城乡资本要素支撑,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效益的最优化。
(三)保障措施。建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配套、强化项目支撑、实施监测评估等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制定都市区优化发展、县域城镇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六大近期行动计划,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主持人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规划》将智慧城镇化放在了首位,请问下一步在推进智慧城镇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发改委规划和法规科科长刘友先生回答。
刘友
智慧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加快5G基站布局和商用步伐,推广支持IPv6移动和固定终端,力争2025年5G用户普及率达到60%、家庭光纤入户覆盖率达到80%。推进万物互联、高速链接的全域感知中台建设,建立“天地空三位一体”的泛在感知网络,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感知数据共享利用。提升城市供水、排水等设施设备动态感知和智慧化管理能力,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二是推进城乡治理能力智慧化。高水平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构建“互联网 政务服务”新格局,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深入实施“城市大脑”建设提升行动,“宽带乡村”、“掌上乡村”工程,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持续深化“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建设,打造统一的数字政府基础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环境监测监控,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快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推动安全防控一体化,构建更加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三是推进服务体系智慧化。开展智慧校园创建行动,提供教、学、考、评、管一体的智慧校园服务,实现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的信息共享和互认互通。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建设活动,鼓励各地发展智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整合构建集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业务系统,打造社会保险全流程智能监管体系。加快完善智慧社区(村居)服务体系,支持建设智能照明、智能停车等公共配套设施,实施智慧社区(村居)提升工程,到2025年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40%,到2035年基本实现智慧社区全覆盖。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规划》中提到要以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为方向,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请问一下我市绿色化建设都有哪些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发改委规划和法规科科长刘友先生回答。
刘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城市碳排放碳达峰实现路径,加快形成集约紧凑低碳的发展模式,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下面我从5个方面做详细介绍。
一是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构筑“两屏双网多点”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复合型、网络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将调整能源结构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推动能源利用转向以低碳化为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严控新增耗煤项目,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优化油气资源输入保障,有效对接国家、省骨干输气工程,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油气运输体系。
三是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
四是推广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城镇新建民用建筑(3层以下居住建筑除外)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绿色建筑标准,全面达到基本级及以上标准。组织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节能量核定工作,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五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请提问最后一个问题。
大众网记者
请问我市落实《规划》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主持人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市发展改革委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王纪超先生回答。
王纪超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52.73%,比2021年提高0.86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3。
一是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牡丹机场通达28个国内城市、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建成投运,濮新高速菏泽段建成通车,洙水河、新万福河航道实现通航,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2021年以来,全市新建成棚改安置房7.93万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0个。累计建成海绵城市151平方公里,新建、改造城市雨污水管网484.3公里。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等,扎实开展“十百千”行动,城市环境秩序、社会文明程度同步提升。深化拓展“智慧 城市管理”应用,“城管”平台逐步健全,城市治理效能大幅跃升。
二是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由小到大、聚变增长,目前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高端化工产业,延链强链、提质增效,菏泽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发展布局,产业规模加速迈向4000亿级。农副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产业快速提档升级,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至541个、93个,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57.7%,精进电动一体化电驱动总成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5G微基站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填补国内外空白。
三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采取“领导包保、专班推进、要素跟着项目走”等机制,全力推动727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据初步调度,截至10月底,151个省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8.6亿元,100个市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2.9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6%和98.9%。获国家审核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37个,争取资金额度175.5亿元;累计争取预算内资金6.57亿元,惠及项目64个。高水平筹备参加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我市观摩项目的体量和质量受到全省各级领导一致好评。
四是城乡融合持续深化。郓城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定陶区、郓城县、鄄城县被确定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曹县被确定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省级试点。深化“强权扩镇”,20个市重点镇和31个“两新”融合试点镇加快建设;曹县庄寨镇入选山东省卫星镇试点,定陶区冉堌镇等5个镇入选山东省县域次中心试点镇。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累计分别达到299个、699个;杜堂汽车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小镇。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
今天的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的解读和对记者提问的解答。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请各媒体对今天发布会的内容进行充分准确的报道和全面深入的解读,为全市城镇化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助力推动全市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本次市政府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