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荷泽市-中国菏泽市-菏泽新闻网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做“四争”干部 为菏泽文物行业贡献力量

作者: 荷泽新闻网 来源: 荷泽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0-01

刘 媛

在中华路2599号大院里,有这么一群文物工作者,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都能看到他们为文物勘验、挖掘和宣传等工作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何为“四争青年”。

以“学”为重,淬炼本领能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文物工作不是单纯的发掘和保护,而是要跨越时空、探寻起源,让文物“开口”讲述属于它的故事。所以文物工作者不仅要深入田野进行耐心细致的现场挖掘,还要在面对被时间洪流所改变过的材料时,有一颗博览群书的“七窍玲珑心”和“一眼千年”的“智慧眼”。

要以“学”为重,争“学”为荣。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一方面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要掌握本职工作的相关知识理论技能,发展成业务上的“多面手”。时刻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第一责任、第一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做一名争“学”干部。

以“闯”为重,奋力开拓进取。不惧失败,敢闯、敢干是文物工作者最显著的特征。文物工作者的工作地点常为荒郊野外,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日出而作,日落不归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冬天寒风凛冽,冻的手直打哆嗦,也只能用嘴哈口热气暖暖手,然后继续清理文物。夏天烈日当头,他们只能靠一顶太阳帽防晒,脖子、胳膊和手上常被太阳晒脱皮,面对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他们从未退缩,依然在考古工地用竹签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一蹲就是大半天。他们靠着这股“闯”劲,扎根田野、勇于奋进,从废墟中探寻华夏历史和中华文明。

要以“闯”为重,具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工作中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啃一啃“硬骨头”。因为在“闯”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挑战和困难,面临种种压力、阻力与挑战,需要保持坚韧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力,要勇于面对失败与挫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以“干”为重,笃行求实不懈怠,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每一位文物工作者始终坚持“干”字为先,在田野考古、青邱堌堆遗址、高堌堆遗址等保护和挖掘中,市文物研究院的同志们顶风冒雨,不畏严寒酷暑穿梭在田间野外,用脚步丈量着菏泽大地,用心维护着12239平方千米内的文物发掘和安全,我想这就是“实干”型干部。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实干是最质朴的自我证明。文博事业任重而道远,文物工作者们更应充满激情主动干、比学赶超争先干、攻坚克难大胆干、凝心聚力合力干。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魄,“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敢干事,实干事,能成事,在面对当前的困难问题和重要任务时,绝不能有歇一歇、停一停,甚至消极躺平的思想,必须坚持干字优先、实字为要,“心中有数、胸中有案、手中有招”,始终保持实干的奋斗姿态,在实干中凝聚力量,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把愿景变成现实。

以“优”为重,凝心聚力共前进。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作为干部,必须围绕提升个人素质、转变自我作风和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以干部政治思想、服务群众、勤政务实为标准,做一个敢于争“优”,善于争“优”的干部。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对于文物工作者而言,争“优”干部是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的前提下,在科技手段上不断争“优”,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让文物“说话”。为文博事业发展打开新空间,让这些承载着历史风云的“宝物”得以走进日常生活,让一件件精美的文化瑰宝呈现于世人面前,感悟中华文明古老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想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干部争做“四争”干部,在岗位上以“学、闯、干、优”为重,努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时代优秀文物干部,为菏泽市文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
荷泽新闻网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