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张红艳 通讯员 王瑞群 王倩)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护绿正当时!近年来,义务植树形式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开启了全民植绿护绿新模式,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履“植”尽责,多样化尽责、常态化尽责、全年化尽责正逐步实现。
3月12日,第47个植树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领导带领市直单位200余名干部职工,在东明县开展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今年我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序幕。
今年,为持续深入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助力美丽菏泽建设,全市上下联动、协同发力,以“1+10+N”的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即1场启动仪式、10场县区活动、N场尽责活动,推动尽责形式多样化、公民履责便捷化、义务植树常态化。我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国土绿化美化为主线,以全民义务植树为重要手段,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着力在“增绿”“兴绿”“播绿”上下功夫,凝聚起科学绿化的全民力量,持续推进百姓身边增绿添彩,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增进百姓生态福祉,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有效助力鲁西南大地“颜值”再升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绿化,始终把科学绿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大局谋划,常抓不懈。全市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美化,优化人居环境。2024年,我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共实施面积11000亩,完成国土绿化落地上图面积1280亩。
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过程中,秉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全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每年组织开展市县四大班子领导义务植树、珍贵树种进乡村进校园等主题植树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公园、国有林场等,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森林、参与国土绿化美化的良好氛围。
定陶区连续多年开展千人植树活动,2025年新增白蜡等苗木1260余株。鲁西新区在吕陵寺路种植黄金槐等800余株,同步推进科学管护和生态效益转化。鄄城县以“黄河植绿添新景”为主题,让千余株苗木扎根黄河沿岸,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东明县通过“认养古树”“生态监测”等创新机制深化护绿行动。
我市强化技术指导,注重品种培育,新培育的牡丹芍药新品种有40个获得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新品种登录;油用牡丹新品种“瑞璞1号”等,填补了国内外油用牡丹研究方面的空白。2024年,全市催花牡丹销售60万盆、芍药鲜切花销售1.2亿枝,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实现花卉综合产值130亿元。牡丹区“牡丹产业大脑”被列入2024年度“产业大脑”入库培育名单。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唱响“我为菏泽种棵树”主旋律。各县区积极建设标准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及时发布和开展公众开放类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特色化主题林建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ezeshi.com/shehuixinwen/23843.html